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台州频道 > 财经 > 银行 > 行业要闻 正文
改革理财产品治理体系 拉开银行资管大幕
2014年01月26日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原标题:银监会成立改革小组  向理财产品开刀

  把钱放在银行吃利息根本不划算,这个事实已被绝大多数人接受,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其中最稳妥的恐怕就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银监会数据显示,2008年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存量规模只有5000亿,去年年末这个数字是10万亿。自2003年首款银行理财产品面世至今,10年的时间里,银行理财市场以年均近100%的规模增速迅速崛起。同任何一个野蛮生长的市场一样,银行理财在狂飙突进的十年里积累了很多问题,其中既有理财产品本身的缺陷,也有银行在设计和发行过程中的不规范。

  新年伊始,银监会就成立银行业改革领导小组,由主席尚福林亲自挂帅,当务之急便是改革理财产品治理体系。未来理财产品将不再是银行变相吸储的工具,回归代客理财的本质,而且投资者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不过好消息是,购买理财产品的门槛有望降低,便捷程度会进一步改善。

  门槛太高流动性太差

  在一家国有银行工作的黄丽敏(化名)最近把放在余额宝里的零钱转到了微信的理财通上,身为银行客户经理,去年蜂拥而至的互联网理财对她的业务形成了不小冲击。

  “其实和余额宝、理财通背后的货币基金相比,目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点都不低,只不过很多年轻人没能满足5万以上的投资硬门槛。”黄丽敏说。

  银行理财产品较低的流动性也成为投资者不选择的原因之一。虽然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与余额宝这类货币基金截然不同,但封闭式理财产品的流动性要略逊一筹,由于大多数理财产品都不允许投资者提前赎回,客户急需用钱时只能另想办法。

  “此前就有不少投资者拒绝买理财产品,即使损失点收益率也要到商业银行做贴息存款,因为买了理财产品中途不能拿出来,贴息存款大不了损失掉贴息的利息。”

  在日前银监会创新部课题组公布的一份《银行理财产品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报告》中显示,高达67.73%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支持理财产品的质押融资功能,理财产品应该实现可自由“转让”。

  首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也比较麻烦。按照目前的规定,首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必须要到柜台办理。黄丽敏说:“我们要花5-10分钟评估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通常首次办理全程要耗费近半个小时。”

  而在她看来,上述的缺陷都无法与越来越大的兑付压力相比,“目前理财产品实际上是银行变相吸储的工具,在销售时业务员也在有意回避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的问题,导致许多投资者把它当成存款,实际上绝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是存在风险的,一旦发生大问题,银行有权利不兜底。”

  类存款模式难以为继

  半个月前,杭城在售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超过6%的产品占比过半,兴业银行甚至发行了一款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6%的非结构性理财产品。自“钱荒”出现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低与银行缺钱程度的关系愈发密切。

  渣打银行在最近一份针对银行理财的报告中指出,银行理财产品筹集的资金只有很小一部分是具有银行本金担保的,大部分资金形式上并非由银行进行投资,而是委托给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子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由它们配置于同业贷款、证券、贷款等资产混合中。

  按照渣打银行的估算,理财产品中40%-50%的资金被用于普通贷款无法企及的部分经济领域。市场上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是:某房地产开发商愿意以14%的成本融资,通过中间人找到银行,中间人收4%的中介费,银行收4%管理费,给券商、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1%的通道费,做了一个预期收益率为5%的理财产品。

  这个段子虽然有所夸张,却真实地反映了融资链条上的生态系统,而理财产品购买者往往成为风险的最后承担者。

  对于银行而言,这么做的好处是不但可以拿到不低

  的管理费,而且可以规避央行对于贷款额度的管制,将资金转移到监管更宽松的表外业务上。

  在六月份首轮“钱荒”发生后,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接受快理财采访时就提到,由于表外业务膨胀过快,在央行有意控制流动性的情况下,银行需要不断发行理财产品并提高收益率来兑现预期收益,这个模式难以为继。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银监会对日益膨胀的表外业务做出过警示。去年银监会在“8号文”中也对理财产品非标债权的投资比例进行严格限制,非标债权中很大一部分最后成为了贷款。此次银监会下决心改革银行理财产品是对“8号文”的进一步延续。

  银行资管大幕拉开

  结构性理财产品增加

  从目前来看,银行资管计划很可能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下一站。去年9月,经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批准,中信银行获首批理财资产管理业务试点资格。目前银行资管计划的试点已扩容至工行、建行、农行、交行、平安、民生、光大等十几家银行。

  简单来说,银行资产管理相当于投资者将资金交给银行,由银行直接代为理财。投资者在享受高利率的同时,还要承担破产的风险。而银行为了自身市场信誉的考虑,必须要对资金的安全性负责。

  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的创设就是一大方向,银行以债权形式直接向企业投资,发挥资管投行的角色。去年10月,首批逾100亿元人民币的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试点发行完毕,这些资金所投向的均是国家支持的相关行业。

  另外,结构性理财产品也是银行资管计划未来的发展重点。财汇资讯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2013年12月22日,一年来共有27家中外资银行发行过结构性产品,发行数量总计2131款。

  与以往外资银行是发行此类产品的绝对主力不同,今年中资银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大幅增加,并且产品发行数量首度超过外资银行。统计显示,中资银行共发行1142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占市场总份额53.6%,外资银行共发行结构性产品989款,占市场总体份额的46.4%。

  数据显示,一些开展理财业务相对较晚的城商行也开始涉足结构性产品,如杭州银行也已发行了结构性理财产品。此外,工行、农行、招行、平安、渤海和广发银行等都形成了结构性产品的定期发行模式。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编辑: 王未未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相关稿件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