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温岭城北街道大东鞋厂的一场大火,让许多人节前的安全意识更加紧绷。
冬季企业火灾多发,一直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难点,也是亟需改善的重点。如何让企业和员工能够远离火灾,过一个平安年,成为摆在主管部门和企业面前的一道必解之题。
越近年关,
企业消防安全现状越严峻
民营经济发达的台州,现共有企业8.7万多家,这其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家庭作坊呈现区域性、行业性的特点,数量庞大,很多还处于“低、小、散”状态。
“火灾隐患主要就来自这些企业,规划不合理、管理不到位、设施不完善、意识不强是它们容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消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曾多次随消防部门到企业开展火患排查,发现越接近年底,许多中小企业业主越是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只重利益,忽视安全。由于要赶在年前生产交货,许多中小企业只顾忙于生产,厂房内易燃可燃的生产材料随意堆放,甚至堵塞防火通道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些企业平时往往缺乏消防安全宣传,对电器设备等疏于检查,员工消防意识不强且灭火和逃生技能不足。一旦发生火灾,及时发现并控制的能力薄弱。”消防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此之外,和上规模的企业拥有标准厂房不同,我市许多中小企业或不重视新建厂房的规划,或租赁不合规范厂房,有的甚至由民用住宅改建,存在生产、仓储和住宿“三合一”现象。
“这样的厂房,在建筑耐火等级、防火间距、疏散通道和疏散楼梯设置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消防隐患。”该负责人说,在制鞋、塑料、电瓶车制造等我市多个量大面广的行业中,这一现象均普遍存在,“不正规的建筑可能缺少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必要的应急设施,发生火灾的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多方对策,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方能治本
针对“低、小、散”企业成为火灾高发区的情况,近年来,我市积极地在相关行业中进行消防队伍的建设和设施的投入。
去年,在椒江区洪家街道,33个村添置消防车,组建了村级消防队,462位村民当上了志愿消防队员。
在该街道最早拥有村级消防队的上洋邱村,童装制造业一直是当地的支柱产业。由于家家户户都是作坊式生产,“楼上是厂、楼下是店”,消防隐患极大。村民告诉记者,正是2008年8月的一场大火“烧”出了村民们的消防意识。当年这场大火造成2人死亡,一童装小作坊被烧毁,经济损失100多万元。此后,村民们踊跃捐款,自己筹资建立起一支义务消防队。
在路桥区峰江街道,箱包生产是一大主业。去年4月,由我市一企业生产的“GSM火灾智能远程报警系统”陆续在该街道200多家箱包生产企业和个体户中投入使用。该系统基于GSM移动通信网络,每个系统都装有内置手机SIM卡的烟雾报警器。
“一旦发生火险,报警器在感应到烟雾以后,能够立刻通过短信和电话将着火的信息传递到我们户主手机上。”峰江街道孙家村村民孙才友说,他家里100多平方米的箱包作坊,装上了两个烟雾报警器,效果不错。“有时点根香烟,手机都能接到报警。”
“机制、人员、设备上的改善和投入,固然能够提高消防能力。但切实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管理水平,才是治本之策。”消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落实安全巡查和值班制度、定期检查更新消防设施,还是增进员工消防安全知识与意识、将消防纳入企业日常管理范畴等。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