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台州频道 > 新闻 > 社会 正文
黄岩上岙村民渴求碧水蓝天
2013年12月24日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外来铝制品厂

  陆续在山坳落户

  上岙村地处鉴洋湖湿地边上,人口2500左右,素有“院桥第一村”之称。

  被村民认为有问题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村南端的山脚下。

  一条水泥路穿村而过,我们的采访车直接开到山脚。这些生产铝制品的工厂就分布在路两旁,有几家紧挨在一起。排放废气的烟囱,煞是显眼,彼此相距不远。

  记者进村后发现,除了一家叫台州汇润机械有限公司的以外,其余的都没有厂名,门口没挂牌。我们想进入靠溪坑边那家厂子里边,厂门口有条狼狗蹲守着,无法进入。

  “人家那里不让办的厂子,为什么要搬到我们这里?”

  “他们影响村民生活也有几年了,为什么就没人管呢?”

  向厂区附近村民了解时,他们情绪有些激动,提了许多个“为什么”。

  据村民们介绍,多家企业都是最近几年从外地搬来,主要来自路桥新桥、螺洋等地,单铝制品厂就有五六家。

  “既然别的地方不让生产,我们也应该拒绝啊。”陈先生说。

  困扰

  粉尘、噪声、臭气一起扰民

  那么,这些铝制品厂对上岙村的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记者在几个厂之间转了几圈,能闻到一些臭味,感觉并不明显。陈先生说,这些厂都很“刁钻”,一般都选择在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4点生产,那段时间的臭气最为明显。另外,前些天连续下雨,也将气味冲淡了一些。

  “到了夏天,想打开窗,透透外面空气,臭得不行,只得关窗打空调。”住在离厂区不到50米的一位村妇说,夜间除了臭气外,烟囱飘过来的粉尘也让人烦恼——衣服不能挂到阳台,吃饭还得关起门来。

  “烦得很,晚上都睡不着。”住在溪坑边上的陈老汉,再过两个月就85周岁了。他说,因为溪对岸铝制品厂夜间生产时,声音大,无法入睡,只好黑白颠倒,选择白天睡觉。

  “白天能睡得安稳吗?”记者问。

  “你们自己去看吧。”记者本希望了解更多情况,他的老伴从屋里出来,故意将他支走,言辞间表现出几分害怕。同样,向村里一些年轻人询问,好多人也支支吾吾,还反复询问记者的身份。

  记者看到,在厂区附近的几条小水沟,水也并不干净,有些还发黑。

  清澈的小溪被“漂白”

  从陈老汉家返回厂区时,记者突然发现眼前的溪水呈白色,还有些浑浊。站在岸上看,又似一条白带,镶嵌在山坳中(如图)。

  这条溪水从山上下来,是上岙村内的主要溪流,而在陈老汉门前交叉的另一条小溪流,却是清澈见底,干干净净。

  “是铝制品厂排放的吗?”记者向几位正在干净的溪水中洗衣服的妇女打听,她们不愿多说,叫记者自己去调查。

  接着,记者开始查找排污口,发现污水并非从铝制品厂排出的。

  逆流而上,沿着溪水往上游大约走了1公里,记者听见“轰隆轰隆”的机器声,远远看见有个大型的石矿,将上岙村西南角的那座大山挖了个“大窟窿”。

  就在石矿南侧,拨开草丛,记者终于发现白色污水的源头——一根直径约50厘米的排污管直接通到溪水,一股乳白而浑浊的污水“咕噜咕噜”从里边排出来,几乎将上岙村这条数公里长的溪流“漂白”了一遍。

  “就算泥浆水没毒,也不应将溪水弄得那么脏啊。”在溪水边劳作的村民陈闽和愤愤地说。

  随后,记者走进矿区。这里正在紧张作业,数台大型机器同时发出巨响,乳白色的污水主要是机器将粗石砸成小石子时“挤”出来的。我们在石矿区转了一圈,发现这里没有任何污水沉淀池,也就是说,产生的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当雨水进行排放。

  “这样不处理就放出去,这不是污染溪水吗?”记者随机询问几位工作人员,他们笑笑,没正面回答,说老板不在。

  大型的矿区有座管理房,门口也没有挂牌。最后,在这房子对面,记者看到一块安全警示牌,下面落款单位是“台州强盛石材有限公司”,时间为2006年。

 
来源: 台州晚报  作者: 许灵敏 王超  编辑: 金子琳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相关稿件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