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消费金融为次贷危机推手 需加强前端监管
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消费金融公司非常普遍,是一个高度成熟和庞大的专业化信贷市场。不过,由于过于宽松的监管政策,美国的消费金融公司在2008年也成为次贷危机的推手之一,自身也在危机中损失惨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司法力量监管市场处于起步的阶段、在善后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前端的监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由于中国居民的消费习惯,银行仍是主要的消费金融服务供应商。
强大的“银行系”
美国是消费金融公司的发源地,美国市场份额占全球消费金融市场份额的50%以上。形成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金融公司,例如美国花旗金融公司、富国金融公司、汇丰金融公司,它们都是大银行集团旗下的消费金融子公司。欧盟消费金融公司的市场份额占到25%左右,消费金融收入在欧洲市场上,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此外,日本的消费金融公司也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采用与银行相结合的方式,彼此进行交叉销售。
赵锡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说,国外的消费金融公司大多是从银行消费信贷这个模式逐步发展出来的,经营的业务从汽车贷款、信用卡业务发展到教育、旅游、房屋、家具等消费贷款项目上来,贷款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以花旗金融公司为例,其成立于20世纪初,最初经营商业贷款,1918年加入汽车消费分期付款业务并取得巨大成功。汽车按揭贷款、信用卡业务以及房地产抵押贷款等占据了业务量的93%。
不过,银监会此次修订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中对消费金融公司允许的经营范围作了明确规定,购买房屋和汽车的消费贷款不含在内。
国内外消费金融公司在目标市场定位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定位于收入不高,向银行贷款能力不强的中低端客户群。赵锡军表示,消费金融公司深入挖掘这类客户,不仅可以获得稳定充足的客户资源,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与商业银行等大型贷款机构的激烈竞争,从而使消费金融公司获得持续的发展。
“宽松监管”助推次贷危机
消费金融公司这个在欧美已经有了400多年历史的行业,如今在中国承载着“金融创新”和“刺激消费”的双重使命,然而要在中国金融土壤里开枝散叶,仍面临很多挑战。
在风险控制方面,消费金融公司的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信贷产品设计、贷款审批、贷后管理及逾期催收四个环节上,尽可能详细且准确的客户信息是进行有效风险预防的根基。
仍以花旗为例,花旗消费金融公司有一整套贷款风险评估方式,依托完善的社会信用信息体系,对客户进行细分,针对不同风险客户,采用差异化审核流程以及多样化的催收方式保证贷款的回收率。对于自身无力收回的贷款往往打包销售给专门的催收公司。
在监管方面,美国健全的司法机构也有效地保护了客户的权益。赵锡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几年在美国专门成立了一个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这是一个在美联储下面单独设立的机构,不仅仅包括消费金融公司业务这一块。一旦金融机构出现误导消费者,或者推出了不合格的信贷产品,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这时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就会出面干预。
在美国,联邦政府对消费金融公司采取的是业务监管而非机构监管,金融公司只需要遵循联邦及所在州有关业务的具体运作细则,未对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业务品种、服务对象、股东来源等进行规定,金融公司可根据市场需要灵活设计贷款产品。不过,过于宽松的金融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让美国消费金融公司损失惨重。
今年初,广东省银监局曾撰文表示,借鉴国际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经验,应尽快制定消费金融法律法规,以规范贷款人以及贷款服务中介机构的行为,充分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同时,尽快完善个人征信管理体系,积极与银行、电信等机构合作获取消费者信用记录,充分利用央行的征信数据尽可能多地获取信用信息。
对于未来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赵锡军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由于中国居民的消费习惯,银行仍是主要的消费金融服务供应商。
“中国的消费和投资能力还没有很好地被开发出来,所以才会出现余额宝之类快速吸收过千亿资金的情况。这说明消费和投资的金融服务空间还是很大的,将来一定是市场化的局面,哪个机构提供的服务老百姓接受、喜欢,那么它就有市场。”赵锡军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