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台州频道 > 财经 > 金融证券 正文
浙江民企负责人:金融脱媒与利率市场化的二三事
2013年11月07日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原标题:浙江民企的金融脱媒

  在日前举行的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浙江省会员专项服务活动上,《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接触了多家民营企业财务负责人。他们讲述了对金融脱媒与利率市场化的一线感受,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花控股集团财务总监陈金玉表示:“身边大部分民企都主要靠债务融资,贷款基本还得差不多了。”从2011年起,该公司先后七次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融和中票。

  浙江龙盛集团财务总监罗斌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在国内已经没有贷款,仅在境外还有一些贷款。他并称,在发行债务融资工具之后,公司改善了负债结构,不仅置换了短期贷款,还简化了财务管理,最关键的是成本优势很明显。

  富通集团常务总裁王春仙称,发债比贷款成本低,不仅是直接利率的降低,还包括配套成本的降低,因为银行贷款会有很多附加要求。在发行债务融资工具之后,企业的负债方式、品种、期限都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另一位民企财务负责人直言:“光靠银行融资肯定不行。尽管银行比较支持我们,但是银行要求很多,银行考核机制存在问题。”

  陈金玉强调,信用债发行大大提升了企业形象,在面对银行时更具话语权,不再强制要求外部担保,使得企业从互保链条中脱离出来,摆脱了互保风险。

  “互保在浙江非常普遍,一旦某个企业发生风险,相关企业都会被波及,三花控股曾经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陈金玉说。

  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不过近年来相继爆发了民间借贷危机和互保危机,暴露了浙江民企面临的复杂而脆弱的金融生态。问题的背后,一方面是部分民企无度扩张的结果,另一方面则归咎于畸形的融资渠道。

  央行杭州中心支行副行长方志敏表示,浙江民企相互担保形成的担保链条风险很大,一家出事,其他企业都会被卷入。通过发行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得以割开担保链,以企业自身信用为基础去进行融资。

  不仅如此,陈金玉还谈到,在债券发行过程中,民营企业得以提前感受利率市场化的冲击。最直观的例子是,今年以来,该公司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中票发行时间窗口,以实现成本最小化。

  令陈金玉担忧的是,少数民企患有资金饥渴症,发完短融,又发中票,再发公司债,又发私募债;而一旦出现风险事件,会迫使债券发行监管收紧,这样其他发行人会被殃及。对此,他呼吁“要有平稳的市场环境,不要一放一收,大起大落”。

  实际上,今年以来的“债市风暴”,发行人的顾虑大增。其结果是,即便企业完全可以不需要贷款,但是还会在少数大行保留一定贷款,目的是维持关系,为自己留条后路,以防债券融资突然收紧。

  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杨农表态称,该协会将加强制度建设,优化注册发行流程,扩大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注册发行空间,不断创新,并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规范市场。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董云峰  编辑: 王未未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分享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相关稿件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