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路桥街道南官河畔的小巷里,有一间低矮的小店面,门口挂着一块简陋的白色纸板,上面用毛笔写着几个大字——“河西做桶店”。
这就是路桥箍桶匠人黄云法的店面,这扇需要弯下腰才能探进的门中,生活着路桥最后一位箍桶匠。
黄云法今年74岁,这是他从事箍桶行业的第60个年头。上世纪80年代是箍桶的黄金时代,当时,路桥共有18家箍桶铺子,如今,坚持自己手作的工匠,只剩下黄云法一个。
“一件木器要花一到两天时间制作,做完后至少能用几十年。”黄云法说,因为市场需求越来越少,两个徒弟为维持生计全部转行,但他舍不得自己做了一辈子的手艺,也舍不得让这门古老的技艺断代。
传统的箍桶技艺教学,一般采取言传身教的拜师制,很少有纸面之物流传。“我想把这么多年攒下的东西写成一本书,以另一种方式传承下去。”黄云法说,他希望把木桶的不同款式、制作工序和文化寓意全部记录下来,让这门技艺以另一种形式永远留存。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