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乡野奏响富民曲!路桥着力推动农民增收
2025年11月11日 来源: 浙江在线 共享联盟·台州 朱小兵

11月5日上午,在路桥区新桥镇华章片区的百花共富工坊种植园区,占地10亩的草莓大棚里,附近村民、65岁的吴水莲正在修剪草莓叶片。如今,每个月她能拿到近5000元工资。“在家门口上班,太方便了,我很满足。”吴水莲说。

b7552dcbef62e534124f7ee7aefff9a7.jpg

窥一斑而知全豹。今年以来,路桥区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通过稳岗赋能、农业增效、改革活权、多维帮扶等举措,有力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今年前三季度,路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4318元,居全市首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降幅0.036,全省第四,连续三季度全市第一。在近期的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座谈会上,路桥作为全省14个典型县(市、区)之一作交流发言。

拓渠增效稳就业

浙江百花园林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花卉与园林艺术研究、推广和应用,种植园区占地500多亩。自2008年起,企业每年接收大中专院校学生短期实践150人次以上。

大学生曹罗伟毕业后在公司负责行政、会议等工作。“我在大学里学物流方面的,在这里也能一展所长。”曹罗伟说。

“我们公司是路桥‘青年入乡’的一个实践站点,还设置了博士后流动站。”公司相关负责人郑小勇介绍,“我们为青年人提供‘技术培训——创业孵化——资源对接——导师帮带’等服务。”

4b147cdea2319b23b2f32b7f4c28d508.jpg

今年以来,路桥创新实施“入乡筑梦”青年引育行动,建成实践站点10个,服务农户1413人次,带动增收200万元。当地还深化“共富工坊”建设,累计建成工坊132家,吸纳农村闲置劳动力4525人,年内发放工资超1.22亿元,人均月增收2657元。同时,建成城乡零工市场,打通“政府+市场”用工双通道。

走进螺洋街道上倪村的“鞋首同心”共富工坊展览馆,一双双鞋子有序摆放。该展览馆以“一双鞋”为叙事主线,全景式展现了上倪村40余年鞋业发展的奋斗历程。

“鞋首同心”共富工坊成立于2022年,自建设以来,新增网店50余家(含跨境电商店铺30余家),直播电商团队12个,带动250余家鞋帽企业协同发展。

“我们有效吸纳了周边7个村(社)的农村闲置劳动力、低收入农户、残疾人、老人妇女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就业。”工坊专职运营师李俊东介绍,工坊累计推荐7000余人就业,吸纳农户205人、低收入群体12人。“我们的车间工作人员人均月收入达5000元以上,较传统务农收入提高3倍以上。”

融合创新强产业

“我们农场是国庆开业的,刚运营满月。最近,来农场研学的中小学团队很多。”横街镇云湖未来农场专职负责运营的相关负责人刘涛说。

云湖未来农场占地70亩,投资3940万元,由云湖村联合前洋潘村成立强村公司打造,通过“三产融合”发展模式,聚焦农耕科普研学、乡土品牌孵化、农业科技示范等多元业态,构建“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专业团队运营、社会主体孵化、多元主体参与共建”的新型伙伴关系。

“我们搭建‘1+15+N’的联村共富网络,成立联村共富合作社,带动乡村片区组团发展。”刘涛介绍,农场预计年接待研学3万人次,年产出水果蔬菜300吨,示范带动农田技术提升4000亩以上。“我们在公开招募产业合伙人,目前已经成功招引6家企业作为‘乡村运营合伙人’签约入驻。”

今年以来,路桥聚焦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实施农业农村项目37个,总投资27.09亿元。加快推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110万羽蛋鸡基地、“渔菜共生”基地、年产3000吨智能蚕茧工厂等重点项目全面开工,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走进台州市家私城,各类家具和办公用品琳琅满目。这个家私城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营业面积达37296多平方米。

“它是我们集体所有。”路桥街道河西社区党委副书记、河西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理事长包永蕾介绍,家私城主要经营各种高、中档家具和全套办公系列,年成交额3亿多元。“它是我们集体经济发展的最大底气所在。”

盘活增效促改革

“我们村集体经济主要经济来源是村办市场——台州市雄鹰旧货交易中心,目前有183个摊位、116名商户,主要做酒店用品以及小家电等二手交易。”路桥街道人峰社区党委副书记、下包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理事长应仙福介绍,2001年,村里盘活了70亩闲置土地建设了这个市场,自2003年投运以来,每年给村里带来1000万元租金收益。“我们还陆续建成了2万平方米的仓库,每年租金有700万元。”

“目前的市场已运行了22年,也不太适应当前现代化市场发展的需求。我们和另外两个村合作,计划建设一个占地150亩的新市场。”应仙福说。

今年以来,路桥已盘活村集体闲置农房206宗,带动村集体增收307万元、农户增收637万元。当地还创新搭建“农村产权网络交易平台”,目前平台上线资产年租金超1000万元,通过数字化手段有效提升农村资源利用效率。

改革帮扶举措,增添发展动力。金清镇依托公益性岗位、共富工坊等载体,促进农民特别是低收入农户稳定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且有意愿的低收入群体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今年我们开发了17个低收入农户公益性岗位,安置他们到村里从事保洁等临时性工作,每月人均可增收800元。”金清镇农办主任陈宇佳介绍,镇里通过走访入户摸排出有劳动能力且有意愿就业的低收入农户,推荐到就近的共富工坊从事来料加工工作,人均月增收1500元。

“我们全面集成全区帮扶措施,创新构建‘输血+活血+造血’三维帮扶体系。”路桥区乡村振兴促进中心副主任阮吉鹏介绍,今年路桥已实现合规医疗保障率超98.24%,全市领先。当地首次开发安置低收入农户公益性岗位,实行“800元/月财政补助+110元意外险”保障,已发放工资补助22.6万元。

标签: 共富工坊;低收入农户;公益性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周煜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