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降临,温岭大溪镇方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活动室里,“90”后姑娘小周正握着阿姨的手,教她在指甲上勾勒出精致的小雏菊;另一边,几团彩色绒线在指尖翻飞,“你这花瓣钩得真饱满,收尾绕两圈更结实”的细碎赞叹声不绝于耳。这不是普通的兴趣班,而是方岩社区精心打造的“和合夜校”,一场用“和合钥匙”打开社区治理新局的生动实践,正在这里定期上演。
当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压缩了邻里互动的时间,社区已不仅是居住的场所,更应成为承载情感、共享技能、凝聚文化的精神家园。大溪镇方岩社区以“和合夜校”为纽带,通过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广泛链接社区资源、推动学习成果转化,探索出一条“课程聚人气、人气促治理”的社区营造新路径,让居民成为家园发展的主角。
精准“选课”,课程与治理需求“和合”共频
“居民想学什么,夜校就办什么”。社区创新推行“居民点单、夜校派单、资源接单”的闭环模式,通过线上问卷、线下座谈、网格入户走访、“微心愿”征集等多元渠道,精准捕捉全龄段居民的需求痛点,动态更新“公益课程清单”。
首期“和合夜校·花漾指尖”美甲课程,便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居民参与。在绘制时尚图案时,白领与全职妈妈也可以交流创业心得,原本陌生的邻居在指尖协作中渐渐熟络。课堂还巧妙嵌入“邻里谈心会”环节——趁着指甲油照灯的间隙,大家畅谈生活难题、共话社区“家长里短”,让技艺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技能传授,更是成为倾听民情的柔性纽带。
多元“组课”,资源与治理力量“和合”共向
“和合夜校”打破空间局限与师资边界,构建起多元协同的治理网络。一方面,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活动室等阵地,推动公共空间在夜间真正“亮起来、社区治理活起来”;另一方面,广泛吸纳社区志愿者、非遗手工艺人、社区达人、退休教师、共建单位专业人士等组成“百姓师资库”,打造“百姓教、百姓学、百姓用”的共生课堂。
钩针课上,在一针一线的牵引下,邻里距离悄然拉近。课程尾声的“夜校议事厅”更具治理巧思:社区根据近期居民关注的热点,邀请法律顾问、居民代表参与,就绿地美化、环境整治、租赁纠纷等热点问题开展“现场教学+协商议事”,让课堂成为凝聚共识、化解矛盾的微治理平台。
长效“用课”,学习与治理成果“和合”共生
“和合夜校”不止追求“学得会”,更注重“用得好、融得进”,推动教育成果向治理效能深度转化。摄影课程的设计突出“社区之美”与“生活纪实”的双重导向,老师引导学员用镜头记录家园亮点、邻里温情,更鼓励大家记录治理中的变化——年长居民慢慢学会了用手机定格点滴生活,年轻人也借助镜头发现社区的烟火气,悄然加深了对社区家园的情感认同。
社区还积极探索“学以致用”的转化机制,依托“和合夜校”平台,发掘和鼓励学员成为志愿者、垃圾分类宣传员等社区服务力量。不少学员在技能提升之余,也主动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以前拍照只会‘咔嚓’一下,现在不仅拍出美景,还习惯性记录小区环境——哪里需要整改,就拍下来反馈到社区”一位学员分享了他的改变。随着课程持续开展,夜校逐渐成为联结邻里、培养共识的场所,居民在共学共乐中增进了解,也为社区建设注入了更多温暖与活力。
以“和合”为魂,以夜校为桥,方岩社区通过探索“文化引领+教育赋能+治理提升”模式,构建起课堂凝聚人气、人气促进治理的良性生态。这一实践不仅有效激活社区治理内生动力,也为推动现代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扎实可学的“方岩经验”。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