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那广场装修接近尾声,青创梦工场整装待发,共享食堂与市集即将启用……在还未褪去暑热的9月,玉环清港镇正勾勒着未来工业社区的生动图景。
作为当地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清港科技产业园总面积达7914亩,汇聚了科技工业、新能源、无菌医疗等核心产业。而清港镇的雄心不止于“兴业”,更着眼于“留人”。下个月,这些位于清港科技产业园内或周边的配套设施将集中投用,一个打破传统工业区刻板印象、充满烟火气的宜居宜业新空间已初具雏形。通过这些多元化配套设施,清港正推动园区从单一生产功能区向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未来工业社区转型,让人才近悦远来、安居乐业。
旧地焕新颜 商业启新篇
“这边地砖对完线再压一遍,注意接缝高低差。”近日,在清港镇阿斯那广场的装修现场,电钻声、敲打声与叮嘱声此起彼伏,呈现一派忙碌景象。施工脚手架尚未完全拆除,部分商铺的招牌已初现雏形,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崭新的墙面,映照出这座即将亮相的商业综合体的勃勃生机。
谁能想到,如今热闹的施工场地,曾是闲置多年的“沉睡地块”?
多年前,浙江好人家家具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纪良计划在此建设家具展示中心,可受新冠疫情冲击与家具行业低迷影响,工程一度停滞,只留下未完工的地基。在土地资源紧张的清港镇,这块位于城北核心区的“闲置”地块,成了许多人心中的牵挂。
转机始于清港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攻坚行动。镇政府成立专项帮扶小组,多次实地调研,主动为企业提供“五化”政策解读和转型建议。在政府的服务与引导下,陈纪良最终决定将地块转型为综合性商业中心。项目总投资约4300万元,规划商业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配备140个地上地下停车位,填补了清港“无大型综合商业体”的空白。目前,肯德基、星巴克、瑞幸等知名品牌已确定入驻,装修团队正加班加点推进内部施工,确保10月如期开业。
“以前想吃肯德基、喝星巴克,得开车去楚门或玉环城区,以后就不用跑这么远了!”在清港科技产业园工作的小李言语里满是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曾因调整设计方案未及时备案的原因,面临办证难题。对此,清港镇政府主动牵头,协调住建、自规等部门现场办公,制定整改方案,仅用1个月就破解了审批瓶颈。“我们不仅要让商业综合体建起来,更要让它顺利运营,真正服务居民和园区职工。”清港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梅晟表示,待广场开业后,预计可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000万元,为清港城北经济圈注入新活力。
筑梦新高地 引才创未来
“要让高端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就得给他们一个‘安心窝’。青创梦工场就是清港为人才打造的‘创业生活港湾’,将成为产业园人才服务的重要支撑。”谈及青创梦工场时,梅晟清晰地勾勒出项目的定位与进展。目前,青创梦工场已全部装修完毕,计划在10月份正式运营。
总投资3900万元的青创梦工场,旨在打造一个融合居住、生活、办公与创新的活力综合体。整栋建筑共7层,一层作为“一站式”服务核心——综合服务中心,依托“浙里就业”平台,整合政府与园区资源,集矛盾调解、企业服务、创业孵化、财税支持甚至职工子女入学等多项服务为一体。这里不仅是办事窗口,更成为企业与人才身边的“服务管家”,实现“小事不出社区、服务直达人心”。
二楼是各创业团队的集中办公区,设有11个独立办公室,目前已成功吸引3家企业入驻。从三楼开始往上,则是专为中高级人才打造的舒适居住空间,所有房间均按“拎包入住”标准精心配置,让创业人才安心扎根。
“我们考察过很多地方,最终选择入驻清港青创梦工场,一是因为这里离产业园近,和上下游合作企业对接业务能节省大量通勤时间;二是政策太实在了,只要我们今年能达到规上企业标准,就能享受租金补贴,这对我们初创公司来说,能减轻不少成本压力。”玉环巴聆科技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丽娟笑着说,创业初期最担心的就是“住房+办公”的双重成本,而青创梦工场的配套与政策,彻底打消了她的顾虑。
“我们将持续全程把关运营质量,定期调研企业需求,确保青创梦工场真正成为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的安心之所,为科技产业园凝聚更多创新力量。”梅晟表示。
织就服务网 赋能新发展
清港科技产业园周边的配套,不仅有阿斯那广场与青创梦工场,还有清青先锋驿站、清智平安站、清商会客厅,以及充满生活气息的共享市集与共享食堂。随着10月的临近,这些设施也将同步揭开面纱,为未来工业社区添上“温暖一笔”。
“我们打造这些配套设施,核心是想跳出‘重生产、轻生活’的传统园区模式,让产业园不只是‘生产之地’,更成为支撑未来工业社区发展、让职工安居乐业的‘生活港湾’。”梅晟说。
即将投入使用的清青先锋驿站,是一个“红色家园”,不仅提供便民服务,还会围绕职工需求组织技能培训、亲子活动等各类文化项目。
清智平安站则是“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在基层的具体实践,一方面提供便捷服务,一方面守护园区平安,日常开展治安巡逻、消防检查与宣传,快速响应突发事件,及时化解矛盾,让企业和员工更安心。清商会客厅则致力于打造一个高品质的交流空间,企业高管、行业精英可以在此轻松会谈,激发合作灵感,推动信息互通、业务对接与资源整合。
而最让大家期待的,莫过于共享市集和共享食堂。“园区里大多数企业没有开设食堂,周边吃饭的地方又少又散,而流动摊点又会带来占道经营、交通拥堵和环境卫生等问题。”梅晟坦言,共享市集的出现,正是为了化解这些痛点。它能集中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的餐饮选择,让职工吃得放心,也能实现“退路入室”,把马路还给交通。而清港镇将全面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安排更频繁的监督检查,让园区职工就餐更方便、更安全、更多元。清港镇工贸办主任苏为汉表示,这些配套设施虽各有侧重,却能共同织起清港科技产业园周边的“便利生活网”,让未来工业社区既有产业活力,更有满满烟火气。
如今的清港镇,正以清港科技产业园为核心,推动商业消费、人才居住与日常服务等一系列配套设施陆续建成。这座城镇正以“配套先行”的思路,朝着“产业兴旺、人才汇聚、生活幸福”的未来工业社区目标稳步前行,为我市未来工业社区建设提供一份生动的“清港样本”。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