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台州市探索党建引领“社志融合”,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
2025年09月09日 来源: 浙江在线 共享联盟·台州 王艳 林晨

近日,台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召开全市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项目督导工作推进会,阶段性总结项目成果。

路桥“共享奶奶”“邻厨”暖馨等一批志愿服务精品项目,获得中央、省级以上媒体报道10余篇,“共享奶奶”两度登央视《新闻直播间》;仙居实行“邻礼分”兑换机制为志愿者赋分,目前招募礼遇志愿合伙人、爱心商家150多家,已兑换“邻礼分”2860分;黄岩东城街道累计服务以“一老一小”、新业态劳动者、困难群众为主的群体超3000人次……各县(市、区)交流发言中,融合试点亮点频出,干货满满。

今年以来,台州聚焦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围绕解决居民急难愁盼、增强群众幸福感为着力点,将“居民所需”与“志愿所向”紧密结合,在全省率先出台《台州市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 助力基层治理的实施方案》,大力开展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截至目前,云健、大洋、西门等196个社区已推开该项工作,累计新组建社区志愿服务队伍260支,策划实施“社志融合”项目243个,开展主题活动2100多场,惠及群众超10万人次。

党建引领聚合力

织密社区治理“一张网” 

都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台州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过程中,始终将“党建引领”贯穿全过程,同时要求各试点社区强化党组织引领作用,整合链接共建单位、企业、金融机构、医疗机构及社会组织等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搭建“阵地共建、资源共用、服务共享”社区志愿示范点,共筑“15分钟志愿服务圈”。

“王叔,开个门,我们来看看您家的漏水情况。”清晨,几位“红马甲”穿梭在黄岩区新前街道江城社区的小巷里。党员夏仁蛟带着“橘”暖兵心志愿服务队伍的志愿者们,按“订单”一家一家走,为高龄独居老兵与烈士解决房屋渗水、电路老化等安全隐患问题。

近年来,江城社区以党建联建为抓手,牵头联动22家企事业单位成立社区大党委,同时联合党员干部、物业工作人员、热心居民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培育出“红动江城”志愿服务队、“红领巾”志愿服务队、“江城红枫巾帼帮帮团”等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形成“邻里悦享”“平安悦护”等六大志愿服务品牌,发展出包括党员在内的823名志愿者,现已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23场,惠及3800余人次。

在路桥区路北街道,洋洪社区则构建了“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同时整合辖区12家“主理人”及120余名志愿者资源,结合“双微双领”行动组织党员承接12个民生“微项目”,认领80余个群众“微心愿”。“向洋而生”党建品牌声名在外。

“将党建工作延伸到社区的各个角落,能进一步发挥其统筹协调作用,凝聚起治理向心力。”台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市已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社工站等打造全域志愿服务站点,组建起“市-县-镇-村/社区”四级联动的党员志愿服务体系。

专业赋能提效能

擦亮民生服务“金招牌”

如何发挥专业社工的专业化优势和志愿者资源优势,发挥两者1+1>2的效能?台州市党建引领下的“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模式,依托志愿服务骨干训练营+融合项目实践组等方式,不断建立“社志”群体由学习伙伴、实践伙伴成为治理伙伴。

“居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试点中,台州众多社区坚持需求导向,改变单一的服务方式,转为推行“清单式”服务——由专业社工指导,志愿者配合开展群众需求摸排,滚动形成“需求清单”;整合辖区内驻点单位、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志愿队伍等资源,形成“资源清单”;围绕群众需求和治理痛点,精准设计和孵化培育一批融合发展项目,形成“项目清单”。这样一来,社区通过“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同时通过“社工+N志愿者”等创新组合,实现全场景延伸,推动社区服务供给的不断优化。

比如椒江白云街道云健社区。为了全面掌握社情民意,5名专业社工带领志愿者通过“敲门问需”共走访居民671户,召开议事会5场,收集需求308条,绘制“高频需求”43个,并运用大数据分析形成《社区痛点热力图》。在此基础上,银铃茶摊、“益”起养老等一批针对性志愿项目在社区常态化开展,真正实现专业服务、精准服务、有效服务。

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碰到专业力量不足、群众参与度低、服务持续性弱怎么办?前不久,台州正式出台《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项目督导工作指南》,同时邀请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市域内外行业能手等组成市县两级督导团队,采用团体督导、个案督导、实地走访等形式,为试点社区提供志愿服务规范、专业能力提升、项目管理指引等全过程督导,优化了一批“小而美”项目。

玉环楚门镇南浦社区的志愿者陈钢,就是受益者之一。几个月前,陈钢出于新鲜感报名了志愿者。然而几趟活动下来,这位工作上的“老手”,明显感觉自己在志愿服务上相当“稚嫩”。“好在有专业社工“1+1”的结对和督导团队支持指导,每一个项目都有规范和标准,后来上手就快多了。”这段时间,他正忙着链接公益集市的爱心商家,俨然就成了社区专业的志愿服务骨干。

在楚门镇,像陈钢这样实现“从散到专”的志愿者还有40多位。他们原本多是以个人方式零散参与志愿服务,信息不互通,现有资源无法形成合力,现在通过系统化督导,逐渐成长为能够独立运作项目、有效整合资源、精准服务社区的骨干力量。由他们组建的“银龄互助队”“青少年护航队”“邻里调解队”“环保先锋队”等22支志愿服务队伍,更为楚门镇的社区治理提质、民生服务增效注入了鲜活力量。

志愿协同激活力

点燃社区发展“新引擎”

在临海大洋社区,老金的“名气”大得很——这老头儿总是拎着水壶在街头巷尾到处转悠,看到不顺眼的事也要上前说上两句,称得上“耿直”二字。

原以为面对老金这样的“找茬户”,大家都会不胜其烦,没想到社区并没有回避抵触,反而欣赏他“能发现事儿、乐于说事儿、敢于管事儿”的性格,还联合了专业社工,通过上门访谈了解老金眼里的这些“琐事”需求,并邀请他参与商讨解决对策。

如今,老金还是那个拎着水壶到处转悠的“闲事保长”,但不同的是,他的身后还带领着一批社区志愿者,不仅为社区事务、物业管理等问题出谋划策,还经常活跃在矛盾纠纷调解一线。大家都说,老金成了邻里协商的“老大哥”。

让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近年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数据显示,仅老金这类参与矛盾调解的志愿服务项目,全市试点社区就有45个。台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志愿者只零散开展便民服务、尊老爱幼、助残公益等活动,现在要转变观念,发挥他们的“在地”优势,将专业的社区方案转化为贴近居民实际需求的服务。“我们要让志愿服务成为社区治理的新生力量。”

为构建和完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台州各地以机制创新破题,建立志愿者激励褒奖和回馈机制等,通过开展志愿者星级评定、积分兑换、“时间银行”等措施,不断提高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的凝聚力和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

温岭太平街道月河社区根据志愿者年度积分,开展年度“最美社区志愿者”评选。在椒江和三门,志愿者可凭服务积分兑换话费、雨伞、帆布袋等实物,享受免费观影、乘公交、健康体检等专属福利,获得子女择校就学、信用贷款等方面政策倾斜政策。仙居实行“邻礼分”兑换机制,目前招募礼遇志愿合伙人、爱心商家150多家,已兑换“邻礼分”2860分,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


标签: 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周煜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