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台州金达洁具有限公司车间,经过多道工序,一个个不锈钢水龙头组装完成,即将发往海外。截至8月,该企业的产值已达5000万元,预计全年产值将达9000万元至1亿元。
这只是路桥产业奋进的一个缩影。以“1187”体系为牵引,路桥区集成政策、机制、要素,在政企良性互动中打开发展新空间、形成转型新动能、构建产业新优势。
1月至7月,路桥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05.41亿元,同比增长15.6%,排名全省第四。
盘活存量,拓展发展新空间
峰江街道桥洋老旧工业区内,轰鸣声不绝于耳。挖掘机挥动长臂,正在拆除已腾空的厂房。不远处,已找到新厂房的企业正紧锣密鼓地搬迁设备,为新生产线的布局争分夺秒。
随着多年发展,桥洋老旧工业区逐渐暴露出产业层次低、土地利用率不足、消防隐患多等问题。为摆脱困境,峰江街道启动了该区块的整体收储改造工作。
“我们推出‘服务型收储’模式,为企业一对一配备服务专员,同时建立辖区‘过渡厂房信息库’,根据企业不同的生产需求进行精准匹配。”峰江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常务副主任郑国庆介绍,截至目前,已成功帮助11家企业对接到合适的新厂房,最大限度保障企业生产不停步、订单不延误。
目前,峰江街道全力冲刺玉露洋区块二期房屋拆除,加速推进桥洋区块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出让,沧前区块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在同步展开。
路桥打出优质项目存量嫁接、低效用地系统销号、成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组合拳”,对存量资产进行盘活,为产业升级开拓更大空间、为做优增量打开新的局面。
2022年以来,路桥全区出让工业用地2513亩,年均出让面积是2021年的3倍,其中,2024年出让1346亩、创近10年新高。今年1月至8月新出让用地793亩,有效保障了7个扩产能项目的落地。
向前一步,助企业留驻成长
在横街镇的浙江绿嘉壹智能悬架有限公司,高层次科技人才短缺、空间不够用产能受限等问题一度成为企业快速成长的“拦路虎”。公司总经理吴鸿钦说:“我们试着向镇里的‘1187助企百晓’工作专班反映了困难,没想到他们动作这么快!”
专班团队迅速响应,为企业量身定制了“先租赁后自建”的方案,并第一时间翻出镇里的闲置厂房名录库,逐一筛查、比对,最终在镇“500精英创业园”内锁定了一处3000多平方米的新场地。
人才引进的同步推进,也让企业吃下“定心丸”。6月中旬,来自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的副教授常亮,以“科技副总”的新身份正式入驻绿嘉壹,实现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如今,走进绿嘉壹的新厂房,智能化生产线已全线运转,预计完全投产后,可为企业带来每年1亿元的新增产值。
为帮助企业快速成长,路桥区创新构建“7+4+X”多维评价模型,按产业导向、科技含量、经济效益等13个维度对企业和项目评估赋分,形成精准画像,高分必供、急需先供、错时预供、服务快供,实现“优等生快成长、潜力股早孵化”。
去年以来,路桥区成功为一批扎根性强、成长性好的本土企业解决了扩产用地需求,共为企业保障800多亩用地。
高效推进,蓝图加速变实景
走进螺洋街道亚太区块,扑面而来的是发展的热浪。浙江智羽农业设备有限公司年产3万套智能农业设施的项目工地上,工人们正抢抓工期;不远处,浙江力安电缆有限公司年产100万米环保型电缆项目现场,同样是一片只争朝夕的火热场景。
这份“热气腾腾”的建设速度,来之不易。去年12月,智羽公司拍下土地后,却一度被地下管线迁改、边坡治理等难题“绊住了脚”。“按常规流程,光处理这些问题就得9个月。”公司总经理吴永斌说,“市场不等人,我们对于‘拿地即开工’有着迫切的需求。”
企业所急,正是政府所向。街道的党员干部主动上门,现场办公,协调多个部门优化管线迁改方案和施工时序、协助快速调整厂房建筑设计、集中攻坚边坡治理的新增政策处理,让项目提前6个月开工。
“目前这个区块管线迁改已基本完成,台州市科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年产8000吨钢结构项目也将在本月开工。”螺洋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管巧巧告诉记者。
项目“引擎”撑起发展“脊梁”。路桥区建立项目链工作机制,通过数字化平台将工作机制进行数字化,贯穿项目谋划招引、落地实施、验收评价三大阶段,推动项目从前期至落地时间缩短15%以上,建设工期平均缩短10%以上。
此外,该区在去年出台了《路桥区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改革意见》,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推动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