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黄岩,一滴水正开启它的生态探险之旅——从长潭水库的源头清泉,穿过自来水厂的科技长廊,最终流入千万家庭的环保实践。这趟旅程背后,是黄岩区环保志愿者协会历时14年打造的“小水滴的生态探险之旅”志愿服务项目,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的生动诠释。
“清源”守护生命水,志愿力量筑屏障
作为台州人民的“大水缸”,长潭水库的水质牵动人心。黄岩环保志愿者以“清源计划”为号角,14年如一日开展水源巡查、生态修复,推动水质从Ⅲ类跃升至Ⅱ类标准。志愿者们将硬核治水转化为全民行动:学生在库区绘制“水源生态地图”,亲子家庭参与“一滴水的诞生”研学;线上直播曝气池实验单场吸引22万网友,弹幕互动掀起“节水护水”热潮。志愿者的脚步丈量出“水清岸绿”的生态防线,更筑牢了“两山”转化的根基。
“研学+志愿”破壁创新,全民共治显智慧
项目首创“分龄研学+社区共治”双轮驱动模式,破解环保教育“单向灌输”困局。
分层宣教:为幼儿定制“橘源小绿”绘本课堂,萌发节水意识;引导中学生化身“水质检测员”,设计雨水回收方案提交社区议事会;高中生通过STEAM课程研发治污技术,相关案例获全国生态文明教育二等奖。
双线融合:线上开发节水小程序、直播探秘污水厂;线下建立社区“环保实验角”,发放5000套水源守护工具包,让便携检测笔、生态日志走进家庭。
治理闭环:以“家庭节水挑战赛”生成社区积分榜,“护河地图”标记污染点,形成“发现问题-监督治理-反馈优化”的全民监督链。
“小水滴”润泽共富路,黄岩模式树标杆
从河道巡查到多元共治,该项目已培育500余名“种子志愿者”,带动8380人次线下参与,线上触达95万人,更催生“政社企”协同新生态:政府主导政策支持,高校提供技术赋能,企业开放治污设施,社区搭建实践平台。这种“五位一体”机制,使黄岩经验入选《全国环保设施开放优秀案例集》,获生态环境部“十佳公众参与案例”殊荣,成为浙江省唯一获此荣誉的项目。
如今,“小水滴”的涟漪正持续扩散,与高校共建环境教育基地,输出标准化研学工具包,组建“浙东南水源守护联盟”。正如黄岩区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张玲珠所言:“当孩子记录家庭用水量,当妈妈用绘本讲解节水故事,当老人用再生水浇灌绿植——每个普通人的行动,都在续写‘两山’故事的黄岩篇章。”
在永宁江畔,一滴水的旅程从未停止。它流过实验室的显微镜、社区的手绘墙、家庭的节水龙头,最终汇入美丽中国的壮阔江河,见证着志愿服务如何让“绿水青山”的梦想照进现实。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