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生活中彰显着独特的价值。在非遗保护传承实践中,台州通过打造非遗体验馆、非遗美学生活馆等新型非遗公共空间,让市民更直观地感受非遗魅力,促进非遗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沉浸式美学空间
演绎非遗新魅力
“我们从上海过来旅游,路过这里,一下子就被古朴的建筑吸引了,特意进来看一看。”位于椒江葭沚老街的“台绣院”是游客参观打卡的热门之地。来自上海的游客龚易在参观体验后,选购了一条台绣丝巾作为旅游纪念品,“里面展品十分丰富,还有非遗手工艺人的现场表演,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台绣的传承和发展,感受台绣的独特之美。”
“台绣院”作为“台绣”省级非遗美学生活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体设计上巧妙地将传统江南民居的古朴韵味、光影艺术的梦幻灵动与台绣的织造文化精妙融合,为参观者精心打造了一个沉浸式了解和感受“台州刺绣”非遗的美学空间。
在空间设计上,“台绣院”将非遗传承、艺术展览与生活美学有机统一。其总体结构分为上下两层:二楼是台绣当代艺术作品展览空间,集中陈列台绣代表性创新艺术作品;一楼为产品展示和体验区,直观呈现台绣融入生活、创新发展的生命力。从去年9月开馆至今,这里举办了50多场非遗活动,通过时尚展演、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市民与游客深度感受非遗的鲜活魅力。
“我们希望传达的理念是让非遗活在当下,让艺术融入生活。”台绣院主理人助理冼静贤说,“从古到今、从传统到现代,从艺术到生活,让参观市民可以全方位地去感受非遗传承在当下所勾勒出的新语境、拓展出的新空间、绽放出的新价值。”
数字化展陈
读懂非遗前世今生
在路桥十里长街,今年4月正式开放的台州非遗百工馆同样人气颇高。馆内精心设置了非遗手工艺体验馆、美食馆、文创馆与共创工坊四大主题场馆,借助数字化展陈技术,动态演绎路桥的工贸发展史。从埠头堂瓷器的古朴典雅到南官河商贸的繁荣兴盛,从传统百工的精湛技艺到现代制造的创新突破,游客在这里能够一站式读懂台州非遗的“前世今生”。
“我和哥哥姐姐一起过来参加活动,觉得特别好玩,还能让我了解非遗知识。”今年暑假,非遗百工馆吸引了多批次学生前来开展非遗研学活动。孩子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亲手制作各类非遗小玩具,在欢声笑语中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与无限乐趣。
位于临海紫阳街的非遗台州馆在今年年初开门迎客,迅速成为当地的文化新地标。目前,台州在非遗空间建设方面成果丰硕,已建成24家省、市级非遗美学生活馆,这些场馆分布在各个县(市、区),涵盖插花、渔民画、草编等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同时,还建成20家省、市级非遗茶空间,非遗空间建设呈现出“全域开花”的蓬勃发展态势。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