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召开的市委六届八次全会再次吹响了建设创新台州的号角,作为台州的中心城区,椒江在这场创新浪潮中责无旁贷。
紧跟步伐、勇立潮头、争当标杆。8月13日,区委十届十四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椒江区委关于加快建设创新椒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创新椒江”建设定目标、明路径、抓落实。
如何答好创新“必答题”?思路已然清晰——
要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发展为主要支撑,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变量,加快构建椒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建设科技创新强、产业能级高、创新主体活、创新生态好的创新椒江。
到2030年实现“四个基本建成”
连续七次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荣获“科技创新鼎”;2023年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3.56%,位列全市第一,增幅全省第一;入选省首批“两新”深度融合改革试点……一系列亮眼成绩,彰显着椒江创新发展的强劲势头。
立足当前基础,椒江继续向“新”而行,提出了 “两步走” 的具体目标——
到2030年,实现教育强区、科技强区、人才强区、椒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四个基本建成”。到2035年,教育强区、科技强区、人才强区全面建成并向更高水平迈进,并成为具有全省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行地。
“《决定》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站位高远,为未来五年全区产城人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两新”深度融合,着力构建椒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区经科局党委书记蔡海峰表示,将大力实施“腾笼换鸟”“零地技改”行动,持续引导本地优质资源、总部项目回归集聚,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高标推进“浙里光谷”核心区建设,加速形成“核心器件+智能装备+终端应用”的产业布局;聚焦合成生物、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加快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效,实现未来产业集链成群、领先快跑。
做深做透“两篇大文章”
关于建设“创新椒江”,《决定》指明了路径和方法——
要做深做透“两篇大文章”,一方面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发展,另一方面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全会对‘建设创新椒江’的系统规划,为我们明晰了未来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椒江区院士专家赋能中心负责人许阳说:“我们将坚持立足‘重要产学研载体’定位,重点服务区域科技创新需求,构建起链接全球智慧与本土产业的桥梁,打造科技创新的‘人才枢纽’和新质生产力宣传的‘重要窗口’,为我区现代都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东部光电产业区域,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产业活力持续迸发;已形成41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组成的创新矩阵,联合攻关120余项核心技术,解决48项“卡脖子”技术难题……当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正在上演。接下来,椒江将继续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协同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
创新之道,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我们将以《决定》为导引,坚持‘建强人才链,赋能产业链’导向,紧扣我区产业发展需求,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各类人才,打造高质量人才梯队。”区人社局人才科相关负责人陈辉表示,将依托“访学访工访窗口”通道,实施百名博士“一访三创”、“双聘双认流动共享”等机制,深化项目对接与技术合作创新,促进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精准匹配,推动高层次人才深度融入产业链发展,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人工智能将成为创新发展最鲜明标识、最核心支撑。
《决定》提出,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于这一浪潮,椒江做出了预判。
引进酷哇科技项目;与沐曦台州智能研究院牵手;人工智能及智能产品应用创新中心投用并入选浙江省新质生产力科普体验馆(点);水晶光电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布局AR/VR等未来产业;杰克科技联合国内一流高校和机器人行业头部企业,协同攻关国家级“智能机器人”重点项目……目前,椒江已汇聚6家机器人相关企业,在城市管理、农业、工业等多维度加速机器人开发建设。
如何在这一赛道进一步拼抢?椒江将加快培育壮大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大力发展算力产业、数据服务业以及以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智能消费产品、智能装备为重点的智能终端;打造“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支持人工智能在科研、制造、文旅、民生、金融等领域应用;聚焦“AI+制造”,加速AI在生产核心环节的渗透应用,加快推进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行业应用基地建设。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