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市委六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台州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台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明确建设创新台州的内涵特质,设定到2030年实现“四个基本建成”的主要目标,强调做深做透“两篇大文章”、强化人工智能全面赋能和加快构建台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今后一个时期加快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打造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明了实践路径。
深刻认识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关键变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新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4+1”重要要求,摆在首位的就是“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新征程上,市委以全会《决定》形式对建设创新台州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贯彻省委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将“国之大者、省之所向”落实到“台州所能、地方所长”的责任担当,是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加快激发区域发展动能、推动我市高质量赶超发展的战略选择。我们要全面提高站位、深化认识,不折不扣抓好《决定》落实,把前阶段一系列好的打法进行集成、提升、固化,进一步谋深抓细具体路径和抓手,并加快出台配套方案和政策。
深刻把握建设创新台州的内涵特征和主要目标。《决定》提出,建设创新台州,要以三大牵引性抓手为重要载体,以教科人一体改革发展为主要支撑,以“两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变量,加快构建台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建设充满活力、更高能级、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创新台州。这一内涵中,最关键的是牢牢把握台州民营企业活跃的优势、加快产业转型的需求和制造场景丰富的基础,把教科人一体的重心放在激活企业创新上,把“两新”深度融合的落点放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上,把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落到赋能千行百业上,努力以创新台州建设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具体工作上,要按照2030年实现教育强市、科技强市、人才强市、台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四个基本建成”的目标以及2035年目标,一一对照落实,让标志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统筹做深做透“两篇大文章”,塑造发展新优势。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也是建设创新台州的关键要素。在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这篇“大文章”中,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决定》以人才有序流动共享为突破口,以更好赋能企业创新为落脚点,统筹推进教科人一体改革发展和“三个强市”建设,提出4方面重点举措,有利于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构筑人才竞争优势,形成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倍增效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在全面推进“两新”深度融合“大文章”中,加快构建台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落脚点。《决定》从创新布局、企业培育、产业转型、平台支撑等4个维度出发,围绕全方位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贯通,提出9方面重点举措,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催生更多新产业新动能打开更广阔的实践路径。
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加快演进,尤其是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正在主导各领域的深刻变革。谁在这条赛道上抢先布局,谁就能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正因如此,《决定》围绕推进人工智能底座建设、产业发展、通识教育和赋能应用,部署4方面举措,提出打造长三角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高地。客观上看,台州具备算力服务、应用场景等基础环境,拥有智能精密制造、整零紧密协同等产业生态,发展人工智能潜力十足。我们必须以硬件突破为支撑,以场景应用为切入口,以“AI+制造”为核心,因地制宜布局人工智能新基建,构建具有台州特色、具备区域优势的人工智能发展体系,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加快培育竞争未来的产业新动能。
机遇在前,使命在肩,时不我待。让我们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抓细抓实抓好建设创新台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各项工作任务,让创业激情充分燃烧、创新源泉竞相涌流、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为开创高质量赶超发展新局面注入澎湃动力。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