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台州泡虾的“慢”哲学
2025年08月05日 来源: 浙江在线 共享联盟·台州 龙琳/文 孙宁宁/摄

循着山魂海魄的馈赠,翻开台州餐桌的烟火长卷。这里,灶火映照匠人心迹,酒甑蒸腾岁月醉香;食材承载风土密码,味蕾铭记鲜甜印记。我们走进后厨的专注、渔市的喧嚣、酿坊的坚守、巷陌的传承,以笔为舟,探寻一城至味的文化根脉。每一道菜、每一口酒、每一种习惯、每一份坚守,都是共富路上的烟火温度,是非遗匠心的活态传承,更是台州奔向“世界美食之都”的坚定跫音,共同书写着这片山海孕育的舌尖史诗。

而在这部史诗中,最动人的章节往往诞生于街头巷尾——比如那只滚烫金黄的泡虾,正以山海为馅,在油锅中翻腾出炽热的乡愁和朴素的“慢”哲学。

图片1(1).png

蔡澜先生曾描绘过香港深巷里的奇景:仅容五六张桌的小店或仅一扇外卖窗口,竟引得食客日日排成长龙。店家忧上报,非惧恶评,唯恐新客如潮水涌至,怠慢了老主顾——这市井烟火里的狡黠善意和朴素骄傲,暗合了我心底对食物本真滋味的向往:真正值得驻足的味道,常隐于喧嚣之外,需带着几分耐心与诚意去寻访。

深巷油香引客至 山海馈赠初相逢

一个寻常周六,我随温岭老友穿行街巷,被引至旧街一角的一间门面清简的“米增泡虾”。甫一靠近,炸物的浓香已扑面而来。店主夫妇目光澄澈,话语带着海边人特有的爽利:“放心,绝无添加。”店门口排队的顾客们一个个点头称是:“多年老客,图的不单是这一口地道,更是老板实诚,吃得安心。”这朴素的承诺,在添加剂横行的时代,如金石掷地。

图片1(2).png

小小铺面竟似一方透明舞台。老板立于油锅前,身手利落,裹粉、下料、翻炸,油花轻溅如金珠跃动;老板娘则在一旁,刀锋亲吻砧板的笃笃声里,菜蔬鲜肉被驯服成匀称的丁末。那粉浆,是台州本地小麦磨就的精华,调得稠稀得宜,在老板手中流淌出柔韧的光泽。夫妻两人各司其职,口罩严整,动作间自有默契章法——看得见的坦诚,才是滋味的基石。这方寸天地里,时间仿佛被拉长,浓缩了台州人对待食物的全部心意。

图片1(3).png

那新鲜出锅的泡虾,托在掌心微烫。金黄外壳闪烁诱人的光泽。外层裹粉薄如蝉翼,内里却是乾坤朗朗:鲜润肉末、莹亮虾仁、蜷曲鱿鱼须、点点蚬肉,间或点缀些微榨菜的爽脆、辣包菜的辛香与嫩白萝卜丁的清甜,葱花如星散落其间。老板豪爽,听闻多添蔬菜的要求便笑着应允,手腕一抖,嫩黄的辣包菜丝便如雨落入面糊。食材在滚油中欢腾片刻,捞起时身披金甲。一口咬下,“咔嚓”脆响惊破街巷的宁静,内馅丰腴滚烫,海陆之鲜携着蔬菜的清甜直抵舌尖。海虾的鲜甜、猪肉的脂香、蔬菜的清润在唇齿间交织碰撞,瞬间唤醒沉睡的味蕾。那滋味,是海风拂过麦田的馈赠,是土地与潮汐谱写的和鸣。

图片1(4).png

古法匠心今犹在 梅香七载守本真

这油锅前的专注与日复一日的坚持,让我想起梁实秋笔下“味酽而浓”的古法酸梅汤,或是对火候秒数极致苛求的旧京水爆肚,又或是打卤面不泻汤、古法酱肉的老讲究……彼时食不厌精的功夫与此刻油锅前的专注,隔着时光长河遥遥致意,那些曾如星辰般点缀日常的食之艺术,如今在效率的洪流里渐成微光。

图片1(5).png

图片1(6).png

这份源于日常的坚韧,这份对故土风味的执守,这份扎根乡土的生命力,在椒江的“项项泡虾”老板身上也得到了鲜活印证。在椒江花园菜场旁扎根七年,老板将食材本味与食品卫生奉为圭臬,坚持炸油“日换日清”。其更在鲜猪肉丝、饱满虾仁和翠绿葱花之外,独树一帜地加入了焖煮炒制过的梅干菜。这山野之味的醇厚咸香,与海产的灵动鲜美奇妙相融,一口下去,仿佛浓缩了“山海台州,和合共生”的地域精魂,馅料十足,滋味却回归质朴的纯粹。

据老板回忆,她曾带着手艺去杭州谋发展,却发现外地食客对“泡虾”之名甚感陌生,难以打开局面,于是选择回到台州。她深谙,这糯叽叽的咸鲜尤物,最熨帖的还是本地人的脾胃,而当它立于生养之地,其魅力又能吸引八方游客慕名而来。如今,店里既有几十年如一日的老街坊钟情光顾,也承载着外来游客对台州风味的向往,生意稳定,口碑相传——这正是地方小吃最理想的模样:生于斯,长于斯,亦能扬名于外。

舌尖追索本真味 烟火长巷续传承

世人并非嘴刁,而是舌尖本能地追索着那未被机器与添加剂驯服的、源自土地与时间的本真之味。如同《梦粱录》中记载的南宋临安城“油酥饼儿”,亦如清代《台州府志》里提及的民间“油灼粉裹”之食,泡虾之技,是古老烹饪智慧在台州水土中开出的新花,是面食艺术在烟火市井的朴素传承。在追求速度与规模的时代,这一份需要手心温度与眼力火候的“慢手艺”,尤为难得。

所幸在台州这片山海相依的土地上,食物的真味从未脱离生活的根脉。在温岭、椒江、临海等地的老街旧巷,清晨总有炊烟伴着麦香升起,揉面剁馅是日复一日的生活仪式。那些如“吕氏泡虾”、“老街泡虾”、“郭姐泡虾”等仅凭口碑相传的小摊,便是生活美学最坚韧的毛细血管。食客们等候时交换的家长里短,老板递过热腾腾泡虾时那一声“小心烫”的叮咛,都是冰冷预制时代里无法复制的温情密码。每一滴溅起的油星,都映照着一张期待的脸庞;每一声清脆的咀嚼,都是对平凡生活的虔诚礼赞。

台州正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其底气便深植于这方山海交融、面食文化根深叶茂的沃土:麦浪与海浪在此奇妙相遇,小麦的筋骨与东海的慷慨,碰撞出泡虾、食饼筒、姜汤面、麦饼、番薯粉圆、蛋清羊尾 等独一无二的风味图腾。台州人懂得如何让麦粉的柔韧承托起虾蟹的鲜美,让平凡的麦香与澎湃的海潮在齿颊间联姻——“百县千碗”工程所珍视的“一城一味”,正是山海精魂在人间烟火的具象表达。每一只金黄的泡虾出锅,都是对这份活态传承的一次生动实践——它无需宏大叙事,其生命力就在于市井的油锅前,在寻常人家的一日三餐里,是阿公阿婆手把手传给儿孙的生存技艺,是邻里街坊味觉记忆的共同纽带。

当申创的蓝图展开,台州泡虾以其倔强之姿,立于喧嚣市井。它无声却铿锵地宣告:真正的滋味,从不在速度的竞逐中诞生,而在人心温热与岁月流转的慢火细熬里悄然升华。它提醒着被预制与速食裹挟的我们:总有一些固执的手艺人,守着这一方天地,以油花为珠玉,以面糊为画布,以最质朴的坚持,对抗着浮躁的洪流,守护着味蕾上的乡愁,也守护着一方水土生生不息的骄傲。

标签: 世界美食之都;泡虾;烟火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周煜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