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东海伏季休渔期已步入尾声,8月首批专项特许捕捞开渔的日子也开始倒计时,台州市渔船检验业务部门随之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
“火眼金睛”把关渔船安全
近日,椒江码头,记者跟着椒江区渔业船舶检验站的验船师杨金龙、王国敏、徐智康一行登上了待检渔船。当天正值周末,而伏休期里加班,是台州渔船检验师的工作常态。
“因为渔船保修时间集中,为确保渔船能安全地准时出海作业,我们只能加班加点,抢时间赶进度。”椒江区渔业船舶检验站站长杨金龙告诉记者,一艘渔船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船体、轮机到消防、救生设备等,都需要他们一一仔细检验,全程下来至少要一个半小时。
“鱼舱私开门已经封上;首尖舱密封情况良好;甲板室外围壁破损已修复……”对照船舶图纸,王国敏与船东和渔船所在合作社负责人逐一比对检验情况。“这些是我们之前对渔船预检时发现的大问题,渔船以当时的状态去报检肯定是通不过的。于是,我们提前介入,列出整改清单,并督促船东及时整改到位,以便高效地完成渔船的维修检验,减少渔民反复整改的时间成本。”
尽管有过预检,但在正式检验时,杨金龙他们仍旧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查看船体结构是否牢固,检查轮机运转是否顺畅……炎炎夏日,空间狭窄的船舱如同巨大的蒸笼,没过多久,汗水就透湿了衣服,但他们手中的工作却从未停歇。
“舷侧排水口存在阻挡;救生筏安装不规范;驾驶室通信导航设备安装不规范……”随着检验的深入,杨金龙不时耐心地与船东、船员们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危害,提出改进建议。
船东、船员们也听得认真倾听,并立即着手整改,拿起榔头修理排水口,重贴反光条,更换灭火器,以及联系相关单位重新安装救生筏和通讯设备。“我们自己也检查过,还是有遗漏。多亏他们检查得仔细,现在我们放心多了。”
逐一沟通完整改建议,杨金龙他们才得空喝水稍作休息。“‘伏休期’只要出门验船,三瓶水打底,最热的一天,我喝了12瓶水。”王国敏说。
优化服务解决渔民“急难愁盼”
受全省深化推进渔船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利好政策影响,今年“伏休期”内,很大一部分渔民选择对自家渔船进行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希望借此提升渔船的安全性能和作业效率。
集中的渔船更新改造项目,也让验船师们本就忙碌紧张的工作日程更加满档。
为了确保“两新”改造渔船能顺利通过验收,不耽误渔民准时出海捕鱼,温岭市海洋经济发展局渔检站的验船师们已经“5+2”“白+黑”连轴转了一个月,白天顶着暑热奔赴在当地各个渔港和造船厂之间,晚上则加班加点,对照图纸,仔细核对每一艘渔船的改造资料,制作检验证书。
“今年,我们除了受理1500多艘渔船的常规检验,还承担了400多艘‘两新’改造渔船的检验工作,工作量一下子增加了不少。”温岭市海洋经济发展局渔检站负责人陈福智介绍,面对繁重的检验任务,温岭渔检站不仅严格把关渔船安全,更是不断优化服务,解决好渔民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检管分离’+智慧船检创新,我们实现了渔船检验申报一次都不用跑,今年营运检验证书发放进度还快于去年。”
在临海,渔船检验已进入证书制作的冲刺阶段。深夜时分,验船师们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打印机吞吐纸张的沙沙声不绝于耳,由于打印强度过高,打印机还“罢工”了好几次。
“目前,临海近800艘渔船当中除了少数渔船没有通过检验,大部分渔船的证书都在制作中。接下来,我们也加强沟通,督促未通过检验的渔船抓紧时间完成整改,争取早日通过检验,让渔民安心出海捕鱼。”临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局行政审批科科长林剑斌说。
同样的加班场景也出现在三门。为加快渔船检验进度,确保开渔前完成全部待检渔船的检验及相关证书办理,三门县港航事业发展中心船舶检验股的三名渔船验船师已连续加班近一个月。
忙碌中,清廉的弦始终紧绷。“我们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强化检验过程控制,规范船舶检验行为,同时结合‘清廉渔检’队伍建设,三位验船师之间相互监督,确保检验工作公正透明。”三门县港航事业发展中心船舶检验股副股长卢金斌说。
汗水与坚持,筑起了渔船的安全防线。记者从台州市渔船检验中心了解到,截至7月26日,台州市首批专项特许捕捞开捕前应检验渔船3159艘中3083艘已完成检验,完成进度97.59%,预计8月首批开渔前,所有应检渔船都将检验完毕,确保以最佳状态迎接捕捞季的到来。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