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故宫博物院给台州椒江书画名家徐雄关颁发了一张“故宫永久收藏证书”的奖状,以致谢忱。
被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是徐雄关的书法作品《魏碑行书》(规格:248cmx48cm)。这是他继被央视CCTV《艺术传承》《艺术名家》栏目组授予中国当代艺术名家徐雄关书画工作室后又获得的殊荣,标志着徐雄关艺术造诣和传统笔墨获国家级艺术殿堂的双重认证。
徐雄关为海内外书画印名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八次荣获海内外书法大赛金奖,作品在欧洲新闻网、法国头条等七十家海外著名新闻媒体上介绍,荣获中国首届书坛百强榜、中国百杰书法家、当代优秀书法家(40位)称号等诸多荣誉。
38年钻研诗书画印
3个月完成《魏碑行书》
“这幅《魏碑行书》作品,我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写,写了快3个月。每次我都是在自己状态非常好的情况下去写,写完感觉也挺满意的。”徐雄关介绍。
徐雄关1968年出生在台州椒江,自少就对汉字造型有着很强的感悟力。几十年如一日,他右手虎口上都练出了肌肉。
艺术灵感强且刻苦钻研,使他年纪轻轻就加入了很多国家级专业组织。20岁练习书画印,24岁就加入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员。28岁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国家级书法家。
由于艺术上的突出成绩,徐雄关被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浙江省第九届英才奖,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入编《共和国辉煌60年—浙江省英才录》 ,椒江区拨尖人才终身成就奖。虽然早已成名,但他在艺术道路上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这几十年来,徐雄关勤奋砥砺,水平也越来越高,用38年的时间钻研诗书画印。其中,他花了15年时间,专门研究了中国书法史、篆刻史、绘画史、诗词文学等学科,剖析了历史上书画印大师所兼容的多门学识修养,领悟了书画印彼此相关联的彻入点。
他一直希望自己的作品青史留名,于是不断创作和创新,积蓄正能量,笔力雄厚老辣,真气弥漫为胜。苍茫、圆润、动静、疏密等艺术效果尽显其中。这次作品《魏碑行书》能被故宫博物院收藏,他感到很荣幸。
在台州
他的墨宝随处可见
在台州,徐雄关的作品随处可见。飞龙山庄的绎心桥、横河古街、各地古刹等名胜古迹,都留下了徐雄关的墨宝。当然,说起他最知名的作品,大概是椒江档案馆门前那一方十分醒目的巨印“椒江档案”了。
徐雄关篆刻的“椒江档案”巨印,显得格外的大气。该印长宽约5.5米,重约5.5吨,如此之大之重,在目前全国甚为罕见。此印较好地体现了刚柔并济的金石线条韵味。从徐雄关刻的这方印中可以看出,他对前人印章的学习,着重于金石气韵的一面,力求从印篆美感来把握篆刻艺术。
当时,徐雄关单作品构思就花了长达一个月时间,构思图画了一张又一张,桌下,草稿积了厚厚一大堆。那时,他在创作中思考最多的一件事是,篆书讲究笔墨变化,沉雄朴厚,含有古拙凝重的远古气息,与石的原形及周边环境相辉映。
按照自己的习惯,设计这枚印章前,徐雄关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反复琢磨,最后,他决定采用篆体字印稿,把庄重、大气的“椒江档案”四个字进行巧妙组合,使其与建筑风格达到完美协调。
“过几年,我想出版真、草、隶、篆、行书五种字体的千字文字帖。因为纵观五千年中国书法史,中国单一书家单一书体千字文都有,却没有五种字体的千字文字帖。”徐雄关笑言,希望能以自己深厚的线条功力、独特的书体造型,编纂出高质量的五体千字文字帖,在全国正规发行,填补国内千字文书法字帖的空白。
等时机成熟,他还准备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高规格的书画印展览,出版高规格的书画印作品集。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