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顶龙”出圈?
这需要敢于突破的勇气、系统谋划的智慧。
从市场主体的蓬勃生长,到空天产业的敢为人先;从城市界面的加速焕新,到创新动能的持续奔涌……如今,走出“浙BA”夺冠赛场,台州湾新区正在更广阔的发展赛道上,续写新的“夺冠”故事。

日前,当全市第100万户市场经营主体在台州湾新区诞生时,另一张“成绩单”同样亮眼:市场主体增速全市第二,在册企业数突破1万户大关,企业占比全市第一,连续5年实现市场主体净流入,流入占比在全市遥遥领先。

这组数据背后,是新区正以“润物细无声”的营商环境改革,浇灌出的创新沃土。
“从对接洽谈到签约落地,全程有人‘手把手’指导,连厂房改造细节都帮我们想到了。”回乡投资的企业家王福慧至今清晰记得,新区招商服务组带着方案主动上门的场景。这让他下定决心,带着10亿元项目回归。
就像新区篮球队球员们灵活穿插撕开对手防线,新区在产业培育初期虽顶着“基础薄弱”的标签,却始终敢闯以小博大的突围之路。
今年以来,新区创新“基金+园区+招引+产业”多轮驱动模式,将研发机构、整机厂商、材料企业精准“拼”进产业生态圈。新招引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1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项目3个,总投资20亿元的“东海千古情”实景演艺项目成功签约。
链群攻坚,锻造空天冠军链
篮球场上的精准传切配合,恰如新区产业群链的紧密咬合。
80余家空天产业链企业在此扎根,17家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崭露头角,多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勇立潮头——一个从低空经济延伸至商业航天的全产业链生态圈,正迸发澎湃动能。

这股势能的源头,是“敢与巨头同台竞技”的战略魄力。2016年,当低空经济尚属产业“冷门”时,新区已将其列为核心赛道,从“整机制造”单点突破到“关键零部件与运营服务”全链条布局,构建起独有的产业“战术体系”。
不久前,全省首只10亿元低空领域产业基金落地,采用“双GP双国资”模式,覆盖从无人机整机到卫星运营全链条,以“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策略滋养“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4只国资基金同步组建、总规模达16亿元,新增储备项目67个,成功引进国星宇航、航天驭星等新质生产力项目,让创新动能持续奔涌。

此外,随着国家级无人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省空间信息感知与传输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相继落地,更让“实验室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线产品”。
新区正以“灵动身段”刷新创新“加速度”:今年以来,泰鸿万立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新培育先进级智能工厂4家,沃德尔等3家企业入围2025年新兴产业集群强链补链项目名单。
近日,台州湾陆岛联动综合码头连接线项目——山海大道(聚洋大道—海陆分界线)桥梁工程通过竣工验收。目前该项目总体形象进度已达20%,超前完成节点目标,标志着台州湾新区“向海发展”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这抹成长的亮色,在城市更新中处处可见。今年上半年,新区城市建设提质焕新攻坚项目完成度位列全市第一。东海大道东延工程提前完成沿线房屋拆除,海城路建设有序推进,陆岛联动综合码头二期万吨级码头论证启动;日山份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188户拆除任务完成率95%,7.77万平方米城市有机更新腾出177亩发展空间,新区正用“清零”决心为未来成长腾挪舞台。

更动人的是“产城融合”的温度。云湖核心区规划中,科创、商办与商住功能立体交织,人才公寓与研发中心仅一路之隔;在建的总投资近40亿元的浙一医院台州湾医院,让“在家门口看大病”从愿景变为可能;“心海云廊 水韵漫游”项目示范段启动,将生态景观与市民生活无缝衔接。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