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19日,法国斯特拉斯堡“2025年机器人外科学会(SRS)年会”现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梁霄教授坐在国产手术机器人操作台前,双手轻推控制杆。1万多公里外的杭州手术室里,机械臂同步精准移动,为80岁患者吴先生实施肝癌手术。这场跨越洲际的超远程手术,在全球近2万名外科专家注视下,仅用50分钟便顺利完成,创下全球首例洲际机器人辅助肝癌根治手术纪录。
这起手术“操刀手”梁霄教授是土生土长的黄岩人,7月26日上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诊室里,记者见到了正在下基层坐诊的梁霄——他刚给一位患者分析完检查报告。趁着接诊间隙,梁霄接受区融媒体记者独家采访,聊起了那场让全球医学界瞩目的跨洲际手术。
“吴先生的情况特殊,有20年乙肝病史,14年前做过肝癌开腹手术,肝脏粘连严重。”梁霄翻着手中的病历,语气带着专业的严谨,“此前吴先生已经入院,原计划择期安排手术。当时我在法国参会,由于病情发展,手术不能久等。”为了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出于对主治医生的充分信任,综合研判后,医患双方共同决定:采用医院最新的跨国医疗机器人技术,进行手术。
“远程手术不是‘隔空盲做’。”梁霄解释,术前团队对患者肝脏储备功能做了全面评估,规划好切除范围。术中靠着国产机器人的稳定机械臂和5G网络,他在法国的操作能精准同步到杭州手术室——避开旧伤疤分离粘连、精准控制切除深度,全程出血量极少。“手术时法国到杭州的延迟只有150-160毫秒,几乎感觉不到,就像在现场操作。”这场被全球2万名专家观摩的手术,50分钟就顺利完成。
作为黄岩人,梁霄总说自己对“距离”格外敏感。“以前在邵逸夫医院坐诊,常遇到老家患者带着CT片赶来杭州,光路上就要耗大半天。”这也是他多年来推动远程医疗的初心——从2023年为5000公里外的新疆患者做胆囊切除,到近期给浙江山区患者远程手术,再到这次跨洲际突破,他始终想让“好医生”的技术突破地理限制。
“此次跨洲手术的成功完成,意味着今后边疆、山区、海岛的患者,或许不用再长途奔波,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梁霄说。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