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产妇血压测不到!立即抢救!”4月7日清晨,西藏那曲市班戈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争夺战。
一位产后大出血休克的藏族同胞在浙江援藏医疗团队与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援藏专家的通力协作下,勇闯”鬼门关”,创造了县域首例危重产妇抢救及临床输血的医疗奇迹。
任益群、徐静评估病人
命悬一线:
生死时速的黄金三小时
高原四月,寒风凛冽。7日上午10时20分,浙江组团式援藏医生暨班戈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副主任任益群看到救护车冲进医院时,立刻意识到情况危急——35岁的卓玛在家中分娩后胎盘迟迟未娩出,已持续出血2小时,转诊途中意识丧失、呼吸微弱,入院时面色苍白。这是典型的”产科死神”产后大出血,死亡率高达60%。
和护理部讨论静脉通路
面对血管塌陷、生命体征消失的绝境,抢救团队立即启动“组团式”抢救机制。900医院妇产科徐静医生顶着海拔4750米的高原反应,跪在抢救床上徒手剥离胎盘;任益群主任指挥护士建立双静脉通路,在血容量严重不足、血管塌陷、血管细如发丝的挑战中成功开通生命通道;重症监护室陈榕彬医生精准调控血管活性药物,将血压从“测不出”艰难拉升至50mmHg。抢救小组组长、吴再新副院长全程坐镇指挥,医务科科长、天台县人民医院援藏专家季也民紧急协调全院资源,洛旦书记现场调度藏汉双语沟通……抢救室里,监护仪警报声、医嘱声、藏语翻译声交织成生命交响曲。
微泵精准调控血管活性药物
任益群与家属沟通病情
破冰之举:
雪域首例输血填补空白
当4000ml液体灌注仍无法逆转休克时,一个历史性抉择摆在眼前——启动县域首例临床输血。面对零经验、零血库、零体系的“三零”困境,季也民科长迅速对接那曲血站,本院医生用藏语向家属详细讲解输血的必要性、输血的风险,检验科在援藏专家、台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戴莹洁的指导下完成血型检测、交叉配血。
15时,当那曲市中心血站站长贺波拎着800ml救命血跨越228公里雪原抵达抢救室时,所有医护的手都在颤抖。贺站长同时还带来了那曲市卫健委书记格桑旺姆的嘱托,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产妇。
“每分钟40滴,密切观察有无寒战、发热!”输血全程,援藏专家寸步不离守护,直至患者唇色转红、尿量恢复,血管活性药物成功撤除。
血到了,贺波站长和抢救团队核对信息
检验科复核血型
输血过程中全程守护
生命曙光:
浙藏连心续写医患真情
“阿佳(藏语:姐姐),你醒了!”16时13分,当卓玛苏醒后紧握援藏医生的手拒绝转院时,所有医护人员热泪盈眶。这不仅是患者对班戈医疗的信任,更是对援藏成果的最高褒奖。参与抢救的当地藏族护士感慨:“以前遇到这样的病人只能转院,因为转院路途遥远,极有可能错过最佳抢救时机,现在援藏老师带着我们创造生命奇迹!”
抢救后复盘
此役,浙江“组团式”援藏首创三项纪录:首次实现高原危重产妇就地抢救、首次开展临床输血治疗、首次多学科MDT协作。正如任益群主任在事后总结中提到:“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敢打硬仗的浙江精神。当藏族同胞把生命托付给我们时,援藏就有了最深刻的意义。”
此次创造生命奇迹的浙江援藏医疗队,是由台州五家医院精锐人员组成的“高原铁军”。自2024年8月7日进驻海拔4750米的班戈县人民医院以来,来自台州恩泽医疗集团、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8名中组部选派医疗专家,克服剧烈高原反应,在羌塘草原留下坚实足迹:重启班戈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成功抢救多例危重患者,包括但不限于重大车祸外伤、严重高原反应、新生儿重度窒息、儿童重度脱水、惊厥持续状态等,为危重患者的成功救治打下坚实基础;坚持“传帮带”,通过理论授课、手把手带教、模拟培训、情境模拟等多样化带教方式,为当地培养“带不走的医疗队”;对外多次开展下乡送药义诊、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管理宣传、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急救技能培训进校园进公安等公益项目。
“我们带着台州湾的海风而来,誓要在生命禁区浇灌出医疗格桑花!”这群可爱的台州儿女,正以仁心为炬,在“世界屋脊”上为藏族同胞照亮一条通向生命的康庄大道。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