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中国杨梅之乡”台州仙居县,梅农们正忙着开展杨梅春季管理,为杨梅丰产丰收打好基础。仙居县宏友杨梅专业合作社和三门一家杨梅家庭农场合作,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20多亩的智能大棚。
这天,棚内自动化智能控温系统投入使用。该系统由地源热泵机组、蓄热水池、全自动智能控温设备、五合一专用控温机组以及软风管等组成。技术人员利用热泵机组提取地下土壤和井水中的热量蓄积在水池中,系统的全自动控温设备具备智能数字化管理功能,它根据杨梅生长周期自动调节并精准控制大棚温度,实现杨梅的促早和延迟上市。
技术人员还设置了8台五合一杨梅专用风机,可以进行大棚内的热回收、制冷或者制热。另外,还安装了8条软风管,将热量从山上送到山下,确保棚内温度和热量传导均匀。据介绍,该套节能浅层地热自动化智能控温系统为河北一家农业高科技公司研发,取得了多项国家技术专利,它首次在国内杨梅大棚使用。
“这套系统使用后,杨梅促早就是让它提前开花、提前结果、提前上市,卖出高价。另外一部分就是制冷,让它延迟上市,就是把咱们杨梅集中上市这个时间给错开,杨梅也能卖出高价。”河北省唐山市天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笑天说。
合作社今年在大棚内新增了一层保温效果更好的“太空棉”,晚上棚内温度可增加6—7度。大棚内还安装了智能喷滴灌系统,可根据土壤湿度传感器反馈的数据,实现精准灌溉。
“我们安装智能大棚和智能控温湿设备,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通过数字化控制温湿度,能让杨梅提前一个月左右上市。”仙居县宏友杨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洪友兴奋地说。
推动设施农业发展,仙居县对梅农开展智能大棚建设给予每亩3万元的专项补助。目前仙居全县杨梅智能大棚面积已发展至2000多亩,规模持续扩大。
“智能化的大棚杨梅栽培通过人为调控温湿度,将杨梅的采收期提前,这是我们把杨梅产业链延伸,实现杨梅产业提质增效的一个办法。”仙居县高级农艺师沈青山说。
在仙居各个露天杨梅园里,梅农们也忙着进行杨梅春季管理。他们剪掉杨梅树上的枯枝和过密的营养枝,对杨梅树进行精心养护。
“春季杨梅管理中,剪枝这一块很重要。”在南峰街道赵岙村山,仙居县春生家庭农场负责人应春生正和工人们忙着修剪枝条。“剪掉病枝,管理得当,杨梅就能实现丰产丰收。”
“春季杨梅管理中,剪枝这一块很重要。”在南峰街道赵岙村山,仙居县春生家庭农场负责人应春生正和工人们忙着修剪枝条。“剪掉病枝,管理得当,杨梅就能实现丰产丰收。”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