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温岭的“围巾妈妈”赵晓斐又开始了她的“温暖传递”。11月19日上午,她把今年新织的820条爱心围巾,送给了温岭市益善好人志愿者服务中心,委托志愿者转寄给云贵川等偏远山区的孩子。这已经是她连续第五年用双手编织“温暖约定”。五年间,她自掏腰包8万余元,亲手织出10373条爱心围巾和365顶帽子,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围巾妈妈”。


图为赵晓斐在教志愿者手工编织围巾
今年62岁的赵晓斐,本职是温岭松门一家水产冷冻企业的财务人员。从17岁迷上编织开始,她的双手就与毛线结下了不解之缘。起初,她将织好的毛衣送给亲友;后来,她将这份手艺转化为爱心,送给有需要的人;再后来,她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山区孩子,专注于织围巾,并通过志愿者组织将温暖送达。
“2021年,我看到媒体报道山区孩子寒冬缺衣少暖,心里触动很深。我想,自己有编织的特长,何不用它做点事?”赵晓斐回忆道,第二天她便买了毛线,开启了这场“温暖长征”。
在她的办公室角落,堆满了一袋袋色彩斑斓的毛线——红的、粉的、橘黄的、杂色的……“这些毛线还能织两年呢!”她笑着盘算。对她而言,编织已是融入生活的习惯:午休时、夜晚闲时、外出乘车时,甚至旅游的大巴车上,她总握着毛线,手指勾动,飞针走线。成人围巾15针×240行,儿童围巾12针或15针,她早已熟稔于心。“只要手闲下来,我就想织一条,心里踏实。”
今年,赵晓斐共织出1600多条围巾,其中848条交给了松门义工队,820条送到了益善好人志愿者服务中心。捐赠现场,志愿者围着她学习编织技巧,聆听她的故事。“赵阿姨说‘一诺千金’,这句话让我特别感动。”志愿者曾明珠感叹,“做公益难在坚持,而她五年如一日,用爱好做事业,自己掏钱、亲手编织,这份执着太了不起了!”
收到赵晓斐一针一线编织的爱心围巾,温岭市益善好人志愿者服务中心理事长毛道国表示,马上就过冬了,服务中心将尽快联系偏远贫困山区的学校,然后打包跨越山海发出去,把赵阿姨的这份爱心传递出去。
如今,赵晓斐的善举已传遍台州。她获评“台州好人”称号,更多人被她的故事触动:有人送来闲置毛线,有人主动加入编织行列。对她而言,编织不仅是手艺,更是传递爱的桥梁。“孩子们收到围巾后的笑脸,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她抚摸着手中的毛线,眼神温柔而坚定,“只要还能织,我就会一直织下去。”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