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十六届浙江省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创客竞赛在宁波火热开赛。天台县前山中学学子沈可颖、庞子恒在指导教师陈志永、杨宇峰的带领下,凭借“超能小球”项目的出色表现,斩获该项目省级二等奖,为天台科创教育再添亮色。

“超能小球” 项目要求结合鲁布・戈德堡机械与AI技术构建闭环控制系统,对学生的工程思维、编程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多重考验。备赛期间,沈可颖、庞子恒组成的团队开启了“理论构思-模型搭建-反复测试-优化迭代”的攻坚模式。
“小球动力稳定性和轨迹控制精度是核心难点,我们光调试方案就改了30多次。” 沈可颖回忆,为了让小球在复杂路径中实现精准闭环控制,他们在陈志永老师的指导下,从机械结构的咬合度到AI算法的参数设置,逐一拆解问题、逐个突破。杨宇峰老师则从项目逻辑梳理和答辩技巧上给予支持,“老师总说‘科创要敢想更要敢试’,这句话让我们在遇到瓶颈时总能咬着牙继续。”庞子恒说。
在陈志永和杨宇峰两位老师眼中,科创竞赛是农村孩子新的试炼场。“我们不仅要教技术,更要培养他们的工程思维和抗挫能力。” 陈志永老师介绍,团队备赛时,他和杨宇峰分工协作,一个聚焦技术细节的打磨,一个侧重项目整体的逻辑串联,“比如在优化小球智能控制算法时,我们带着学生分析不同场景的实测数据,让他们明白‘创新不是空想,是基于实证的迭代’。”
这种 “双师赋能” 的模式,让沈可颖和庞子恒在省级赛场的答辩环节从容自信。面对评委关于“如何提升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的提问,两人结合项目中多场景测试的一手数据,清晰阐述技术改进路径,其扎实的研究功底和清晰的逻辑表达,赢得评委认可。

创客竞赛作为浙江省中小学科技教育的重要载体,正让越来越多像沈可颖、庞子恒这样的青少年在“创意构想-动手制作-迭代优化”的过程中,锤炼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与协作意识。天台县以此次赛事为契机,持续搭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鼓励学子在科创领域敢探索、勇突破。
“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我们在科创路上的新起点。”沈可颖和庞子恒表示,未来将继续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深耕,用创意和技术书写更多青春精彩。而他们的获奖,也为天台县中小学科创教育注入了新动力,彰显了县域在培养青少年创新素养上的扎实成效。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