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桥区路桥街道,新安社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社区。这里不仅市井“烟火气”十足,更涌动着人文关怀的“志愿风”。
面对辖区内夜市商户众多、随迁子女比例高的特点,新安社区探索出一条“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的创新路径,而“暖暖安全屋——守护夜市‘摊娃’成长志愿服务项目”,正是这条路径上一盏温暖的灯,照亮了众多“摊娃”的成长之路。

当“烟火气”遇见新课题
新安夜市位于新安社区辖区,是台州市最大的夜市商圈之一。夜市经济繁荣的背后,是大量外来经营者和务工人员的辛勤付出。“他们忙于生计,早出晚归,他们的孩子就跟着父母在夜市里穿梭,有时在摊位旁写作业,有时帮着递个东西。一张凳子一支笔,就是他们的深夜书房。”新安社区党委书记阮钲欢告诉记者。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专业社工王盼等人进行了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和科学评估。调研数据显示,夜市共有290个商户摊位,随迁子女——小“摊娃”共87人,其中6至12岁学龄段儿童50人。76%的商户因下午5点到晚上11点的经营时段,与子女看护时间冲突而面临“看护难”问题,部分商户为照顾子女甚至被迫缩短营业时间,直接影响家庭收入。同时,65%的“摊娃”因父母陪伴缺失、地域文化差异等因素,存在明显的学业滞后与社会融入困境。
为精准回应上述问题,新安社区聚焦34名夜市商户“摊娃”的多元化需求,发起“暖暖安全屋——守护夜市‘摊娃’成长志愿服务项目”,以“就近就熟”原则,整合社区党员、退休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等资源,汇聚起一支“1名党员志愿者+1名退休教师志愿者+1名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的蒲公英志愿者团队,打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暖暖安全屋”提供日常看护与课业辅导,设计开展“微课堂—快乐成长”“微心愿—玩在新安”“微实践—有为少年”服务解决“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满足“摊娃”成长需求。

去年以来,这支队伍像蒲公英的种子般扎根社区,用三重力量托举起孩子们。
为“摊娃”筑起“安全屋”
每天下午4点半孩子放学时间,这支志愿者队伍都会第一时间集结,在“暖暖安全屋”开启“微课堂”,每天晚上5点至9点为6至12岁“摊娃”提供集中晚托服务,解决商户家庭“看护”和“学业”问题。

在此基础上,社区链接区关工委、区市场监管局、泰隆银行等党建联建单位和“安心合伙人”形成“公益资源池”,共同构建“政—社—企—医—教”的多元支持体系,完成他们想要一个书包、一双球鞋等“微心愿”,解决其心理关爱问题。
在“微实践”过程中,志愿者牵着孩子们漫步社区,在社区夜市商户的助力下开启“小掌柜”等职业体验,满足“摊娃”成长需求。

“以前晚上出摊,心里总惦记着孩子。现在知道他在社区‘童心暖屋’里,有老师教作业,有伙伴一起玩,笑容也多了,我们很安心,干活更踏实了。”一位夜市烧烤摊主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一些夜市商户还通过捐赠物资、提供场地等方式反哺社区。
截至目前,项目探索了一条“以志愿服务嵌入夜市经济场景,化解特定群体民生痛点”的有效路径,自开展以来共建立34份“摊娃”档案,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073小时,服务儿童近3000人次,成功缓解50%商户的子女照护压力。其中,23场“微课堂”辅导系统共受益968人次,今年服务的5个“摊娃”学业成绩显著提升;“微心愿”“微实践”分别注重心理关怀与社会体验,有效增强摊娃群体身份认同与社交能力,共有20个摊娃建立了本地“朋友圈”。
“小切口”推动社区“大融合”
除了“暖暖安全屋——守护夜市‘摊娃’成长志愿服务项目”,针对夜市商户和其余随迁子女,新安社区通过号召蒲公英志愿者团队、银雁助学服务队、社区在职党员志愿队伍,不定期开展送清凉、暖心市集等活动,帮助随迁家庭融入社区。

7月10日,新安社区托育驿站联合鹤培托育开设2至5周岁亲子暑托课程。社区在职党员志愿队伍化身“带娃能手”和“课程助理”,极大缓解了家长压力;
8月8日,新安社区举办“清凉一夏·立秋狂欢”活动,打造一场集娱乐、互动、亲子于一体的泳池派对,为夜市的孩子们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交流平台,驱散夏日的余热;

10月6日,新安社区联合街道关工委、社区“安心合伙人”麦当劳,共同开展“烟火新安·童心暖屋”中秋主题派对活动,组织志愿者队伍为随迁家庭送去节日问候;
……
如今,社区开展儿童节等亲子活动,以往“不好意思”参与的随迁家庭也逐渐融入,学着与本地家庭交流沟通,“邻里一家亲”的和谐氛围正进一步营造。
“‘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的模式,能够有效回应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社会需求。”阮钲欢说,这样的模式在随迁家庭融入的过程中,既缓解了商户的后顾之忧,又促进了儿童全面发展,成功构建了以志愿服务有效化解夜市经济发展中民生痛点的创新模式,让“烟火气”真正升华为一座城市的幸福与温情,也为基层治理与志愿服务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