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岩区东城街道双浦社区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工学院携手联动,一场以“校社共建”为核心的合作实践正式拉开帷幕。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工学院副书记带队,17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与双浦社区书记苏柳尹围绕“公元2004”社区改造项目深入洽谈,并共同开展实地走访。此次合作聚焦社区微改造与暑托服务两大核心任务,旨在以高校专业优势赋能社区发展,搭建青少年实践平台,为社区公共空间提质、生活氛围升温注入青春动能
启智逐光:校社携手点亮暑期课堂
“原来科学实验这么有趣!”“这是我第一次体验非遗技艺,太有意义了!”在双浦社区的暑托课堂上,阵阵欢声笑语不断传来。依托“校社共建”机制,社区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精准对接青少年需求,以“启智”“逐光”为导向,打造了一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暑期课程体系。
课程涵盖作业辅导、科学实验、非遗体验、安全实训、劳动实践等多个领域:志愿者们化身“小老师”,耐心为孩子答疑解惑,帮助攻克学业难题;带领孩子们动手操作趣味科学实验,在观察与实践中激发探索欲;手把手传授非遗技艺,让传统文化在指尖传承;通过情景模拟、知识讲解,筑牢青少年安全防线;组织田间劳作、社区清洁等劳动活动,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
这份“校社联动”的暑期关怀,不仅有效缓解了家长“看护难”的焦虑,更让孩子们在充实的课程中拓宽视野、提升能力。而这段双向陪伴的时光,也成为校社资源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共同勾勒出充满爱与希望的夏日图景。

双向赋能:实践育人激活社区动能
“这个花坛改造方案,我们可以结合居民需求,增加休闲座椅和绿植层次!”在双浦社区的老旧花坛旁,大学生志愿者正与居民热烈讨论改造细节。依托“共商需求、共建空间、共治环境”的工作模式,社区牵头搭建沟通桥梁,大学生志愿者与居民深度联动,一方面精准筛选出一批愿意参与“门前屋后微改造”的家庭,提供专业设计建议;另一方面针对社区闲置老旧花坛,制定个性化焕新方案。
这一过程实现了“校”与“社”的双向奔赴:对大学生而言,社区成为践行专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的“活课堂”,让理论学习与基层需求紧密结合;对社区而言,高校志愿力量的加入,为微改造项目注入专业思维,显著提升居民参与热情,推动社区环境品质迈上新台阶。校社双方以“实践”为纽带,真正达成“育人”与“服务地方”的良性互动,奏响共赢发展的和谐乐章。

多元共治:凝聚合力构建温暖社区
“PVC管道可以做成花架,既环保又实用!”在社区微改造现场,来自“公元股份”的企业代表、大学生志愿者、青少年及家长分工协作,有的切割管道、有的组装框架、有的种植绿植,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为进一步凝聚共建合力,双浦社区创新组建多元化志愿服务团队,将“少年儿童+青年家长+大学生志愿者+企业志愿者”纳入社区治理体系,打造“小手牵大手”的协作模式。
此次改造中,辖区爱心企业“公元股份”主动提供PVC管道等主要材料,为项目落地提供物资支撑;大学生志愿者发挥专业优势,指导亲子家庭参与实操;青少年与家长在动手过程中增强社区归属感。这种“家、社、校、企”四维联动的模式,不仅让社区闲置空间实现“华丽变身”,更为社区志愿服务注入全新活力,逐步构建起多元共治、充满温度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下一步,黄岩区东城街道双浦社区将持续聚焦居民 “急难愁盼”,以党建为引领,强化组织凝聚力与为民服务力,深化与高校的合作对接,充分发挥 “高校智囊团” 优势,推动 “专业社工 + 志愿服务” 融合模式在社区落地生根,为党建引领基层善治探索更多创新路径,让社区成为更有温度、更具活力的幸福家园。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