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至29日,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办的2025国家制造强国建设论坛暨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温岭举行。本次论坛以“育群强链 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与业界代表,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制造业集群的培育与升级路径。
这场高规格的论坛落地温岭,并非偶然。作为产业集聚发展、链群高效协同的活力之城,近年来,温岭以“4+6+X”产业链群体系为统领,推动传统产业“破界升维”、新兴产业“加速成势”、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实现“老树新枝”与“新芽竞发”的双向赋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高速起步、崛起成势。

换道破界,筑牢集群本底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温岭以民营经济为底色,成为中国县域经济的重要代表。泵与电机产业正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典型产物:年产值近800亿元,小型泵全国市场占有率超70%,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和地域名片。
然而,“轻量级”产品居多的产业结构,也使集群一度陷入“内卷”困局。
“必须‘跳出来’,才能突破天花板。”利欧集团董事长王相荣坦言。十余年前,利欧便率先打破路径依赖,将产品线从传统的农用泵、家用泵,拓展至市政、建筑、园林等多元领域,成功实现赛道跨越。
大元泵业则瞄准高端场景悄然转型。随着液冷技术成为数据中心散热主流,其自主研发的屏蔽式液冷泵迎来爆发式增长。“最大优势是实现危险介质‘零泄漏’,兼具智能能耗控制,高度契合数据中心对安全与节能的双重需求。”大元泵业总经理王侣钧介绍,该泵采用企业独创的二次承压结构设计,技术曾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等高端领域。今年上半年,公司液冷泵营收实现同比翻番。

“越来越多企业正跳出‘小泵’边界,向工业泵、特种泵等高技术领域进军。”温岭市经信局副局长林炳谊表示。政府层面同步推进“1+2+N”产业空间体系建设:以经济开发区为主平台,建设泵业制造(大溪)、芯片控制系统(新区、泽国)两大千亩产业园,围绕永磁电机、伺服电机等关键方向,构建“泵+电机+未来产业”融合生态,推动集群规模与能级双提升。
增值升维,创新赋能集群提质
温岭的机床装备产业同样底蕴深厚:集聚企业1200多家,产值规模超300亿元,已形成“主机—功能部件—工量刃具”完整产业链。2023年,温岭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入选第二批“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规上企业营收超60亿元,居全省第2位。
但一个现实不容忽视:高端机床装备领域中,“温岭制造”的身影依然稀缺。为此,2023年7月,由温岭市政府与浙江大学共建的“浙江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两年来,该中心联合27家单位成立产业技术联盟,系统梳理出4大产业环节、6项共性技术、7类应用场景和69项“卡脖子”难题清单,累计承担省级以上攻关项目23项。值得一提的是,由其牵头申报的“浙东工业母机集群”成功入围“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不仅提升了“浙产机床”能级,更让温岭在全国工业母机格局中占据关键一席。

创新中心是温岭构建高能级科创平台的一个缩影。在“创新温岭”的导向下,当地系统搭建全域创新骨架:依托九龙湖科创中心、环龙门湖科创带两大“万亩级科创湖区”,构建“两城两湖”科创走廊;以数控机床创新中心为核心,打造“一心四体六院”服务平台体系,广泛汇聚外部创新资源。
目前,九龙湖科创中心内的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即将投用,“工业上楼”示范园区新城智谷、数字经济产业园加速建设;环龙门湖科创带EOD项目入选省级试点,创新转化服务中心已于5月正式动工。
招新聚势,新兴产业搭台“建群”
“订单排得满满当当,生产线自从5月15日投产以来就没停过。”中昊芯英温岭分公司——台州皓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沈洪说。作为国内唯一掌握TPU架构训推一体AI芯片核心技术的企业,中昊芯英温岭AI算力基地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两个多月,刷新了项目落地速度。
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机器人、激光、半导体等新兴产业正成为温岭经济的新增长极。聚焦“海、陆、机、芯、光、医”六大赛道,当地通过“链长+链主+链创+链金”机制,全面激活产业链动能。

激光电子产业加速成型。以打造“浙东光谷”为目标,温岭以220亩激光产业园为支点,吸引汉马激光、天弘激光等项目落户,一个百亿元级激光集群正在酝酿。
芯片半导体产业快速集聚。温峤创新工厂、新城智谷等平台成功引进宇泛人工智能、狮门半导体、晶能微电子、嘉合劲威等一批重点项目,深光谷CPO光电共封装产线顺利竣工,半导体“芯”板块持续壮大
机器人产业加速抢跑。钱江、昌泓等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迅速发展,带动上下游应用企业产值超40亿元,温岭整机制造规模已占台州一半以上。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