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彭龙宇
8月31日凌晨,乐清湾大桥仍笼罩在夜色之中,浙江交通集团玉环拯救大队巡检员彭龙宇已穿上反光背心,裹挟着咸湿海风绕上巡查车。对他而言,每次上岗前,他总会提前半小时来到车前,握着强光手电一丝不苟地围着作业车辆反复检查:轮胎纹路里是否卡着小石子、刹车系统是否灵敏、救援工具是否齐全“车子是我们的‘战友’,只有它状态好,遇到突发情况才能抢时间。”这是他多年事件处置经验养成的未雨绸缪习惯。
自2018年9月通车以来,乐清湾大桥已安全承载约3200万辆车流,大队成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27000余起。在这组数字背后,是彭龙宇们扎根一线的“脊梁”以“四班三运转”模式24小时不间断的坚守筑起了桥隧安全的防线。
2015年5月,彭龙宇成为乐清湾高速公路指挥部的一名驾驶员。彼时大桥尚未通车,他便带着对家乡发展的期待投身建设。从参与大桥建设保障,到如今加入拯救大队守护大桥通行安全,身份虽变,但他对“责任”二字的坚守从未改变。
这个夏日,彭龙宇的巡查日志密密麻麻记着乐清湾高速的每个细节:“7月12日9时,K232+300处桥面有抛洒物(纸箱),已清理。”“8月3日15时,K241+100边坡排水孔堵塞,联系养护组处理。”……就连同事眼中“不起眼”的桥面裂缝、护栏螺丝松动,他都要拍照标注,跟踪整改结果。在他的带动下,班组里的年轻巡查员也养成了“眼勤、手勤、脚勤”的习惯,辖区内桥面突发情况处置效率三年有显著提升。
乐清湾大桥年均120多天遭遇台风或强降雨,桥面风力时常突破8级;盛夏正午桥面温度超50℃,脚下的鞋底仿佛要被烤化;寒冬凌晨,海风裹着水汽往衣领里钻,手握着冰冷的巡查工具,不一会儿就冻得发麻。而他负责的38公里路段,每轮至少往返3次,六年下来,他巡查里程能绕地球一圈。
梅雨与台风是守桥人的年度“大考”。每逢此时,彭龙宇总是主动请战,踩泥泞、查边坡、通管道,风雨无阻。边坡上,他踩着泥泞的土路,俯身查看每一处防护网是否松动,用手拨开杂草检查排水孔是否堵塞,哪怕雨水打湿衣裤、泥浆沾满鞋子,也只顾着在记录本上仔细标注;大桥上,他熟练地爬上检修梯,检查排水水系统的管道是否通畅,确保雨水不会对桥面设施造成侵蚀。“台风天大家都往家里躲,我们得往桥上冲。”他总说,只要大桥平安畅通,一切辛苦都值了。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六年如一日的坚持。在乐清湾大桥川流不息的车流背后,正是无数个像彭龙宇这样的“守桥人”,以青春与汗水,铸就着大桥安全运行的“脊梁”。
从驾驶员到拯救大队队员,从大桥建设到日常守护,彭龙宇把青春与汗水洒在了乐清湾大桥的每一段路面上。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细致检查、风雨中的挺身而出、对责任的默默坚守,诠释了一线工作者的“脊梁”本色。在乐清湾大桥川流不息的车流里,正是无数个像彭龙宇这样的守护者,用平凡的付出守护着每一次平安通行。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