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玉环:在创新赛道加速奔跑
2025年09月01日 来源: 浙江在线 共享联盟·台州 曹思思 通讯员 黄勇 吕琼雅

8月29日上午,在台州杏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套金属工具配件生产线技改项目施工现场,机械作业往来繁忙,主体施工正在铺开。“这个项目投资1亿多元,承载着公司突破产能瓶颈、迈向更强制造的决心。”“杏诺”总经理助理钟鹏鸣说,新项目投产后,将在精密金属配件领域的供应能力和产品品质将实现质的飞跃,预计至少可新增年销售额2亿元。

台州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擘画了台州创新发展的宏伟蓝图。当前,玉环正深入推进教科人一体改革发展,持续攻坚“两新”深度融合,积极抢占人工智能新赛道,奋力打造全域创新之城。

平台赋能

让创新成果走向“生产线”

8月29日上午,在天大数控与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室内,一台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抓取零件,监控平台上动态显示着各项生产数据。“这是我们为本地企业量身定制的柔性生产设备,可实现无人化运行,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中心技术总监林茂阳说。

image.png

作为玉环市政府与天津大学共建的高能级科创平台,该中心构建起“研发—中试—转化—应用”的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紧密围绕玉环主导产业痛点,研发并转化了一批推动智能制造与装备优化升级的关键技术。目前,已实现成果转化率超75%,平均每年为上百家玉环企业提供定制化数控系统开发、智能工艺设计等一站式技术服务。

玉环罗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核心生产线上,成功应用了“天大”研发的智能可重构数控系统,大幅度降低了复杂曲面编程难度。“与‘天大’合作,不仅补齐了我们高端智能控制系统的短板,更使产品竞争力大幅跃升,订单交付周期缩短明显。”“罗威机械”销售总监罗昔平说。

今年,玉环紧扣“平台共建、校企共享、产业共兴”主线,集聚环漩门湾科创走廊、南湾智谷创新资源,牵手复旦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工业柔性智能机器人校企联合实验室、人形机器人创新研究中心等高端平台扎根玉环,产教融合不断深化,创新动能加速释放。

目前,玉环全市科技平台累计对接服务企业80多家次,成功推动3个重点产业项目落地,为机器人等前沿产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按下了快进键。

“眼下,玉环机器人产业联合研究院完成筹建方案初稿编制,并与长三角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展开深度磋商。下阶段,我们还是要加速启动浙大台州研究院玉环协同创新中心,并完善长三角(台州)创新中心玉环基地的低零碳产业服务链条,为玉环产业迭代升级注入澎湃的科创动能。”玉环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林明火表示。

“数”链未来

加快“智改数转网联”

作为浙江省第一批制造业“云上企业”,浙江华龙巨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各个生产车间里,随处可见自动化设备,工人们则熟练操作各类智能终端,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大幅提升。

“这些年,我们着力打造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硬件设备的占比已达70%,全力推动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升级,让生产管理更加科学精细。”“华龙巨水”外事副总孙起斌说。

锚定“数改提质扩面、服务提能升级、AI赋能应用”三大目标,玉环大力推进水暖阀门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平台服务供给和数商培育建设,分级分类开展企业数字化改造,促进数实深度融合,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新增先进级智能工厂5家、基础级智能工厂21家。

在琦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SMT贴片车间,每个环节都通过数字化系统精准控制,每条生产线仅配备两名操作人员即可高效运转。作为浙江省数字工厂标杆企业,“琦星”从传统制造逐步向智能生产转变,除了在品质管理方面,数字化转型延伸到了企业运营的多个核心领域。

“下阶段,我们将以政策为导向,深入走访,了解企业实际需求,突出抓好‘智改数转网联’,加快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打造‘一极三城’、建设‘四个玉环’贡献积极力量。”玉环市经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晓阳表示。


标签: 数字化;生产线;智能制造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周煜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