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算力土豆”,在台州破土而出
2025年08月31日 来源: 台州发布

一颗土豆“变身”高附加值新材料要多久?黄岩给出的答案是:从投料到产出,仅需7到8小时。

8月28日,在黄岩鸿之微生物基新材料数智化研发平台实验室内,反应釜、离心机等设备高效运转,一批经过基因编辑的高淀粉土豆在这里“华丽变身”。数小时后,经干燥机产出的改性淀粉,将成为可降解包装、疫苗佐剂的重要原料,附加值提升数十倍。

土豆富含淀粉,其天然多糖由大量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犹如“分子积木”,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可创造出性能各异的新材料。然而,淀粉分子结构极为复杂,传统实验室依赖人工研发新材料配方,犹如“盲人摸象”,往往要耗时两三年,经历上千次实验,投入数百万元。

这一局面被AI和算力重新定义。

2023年10月,位于黄岩的浙东南智算中心开园,强大的算力资源,成为当地招商引资有力抓手,吸引了不少人工智能应用企业落地,长期专注于新材料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鸿之微科技便是其中之一。去年7月,鸿之微从上海来到黄岩,随即便与智算中心联合搭建智能研发平台,经过数月攻坚,今年8月,国内首个干湿法一体生物基新材料智能研发创新中心落地试运行。

高淀粉土豆成为突破生物基新材料研发的关键。“前期,我们通过基因编辑改良土豆品种,获得定向优化的高淀粉原料。”鸿之微台州负责人马丛飞说,后期就可以在智能平台上,将土豆淀粉分子关键参数转为可量化的数字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分子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

“就相当于把实验室搬进计算机。”鸿之微科技董事长曹荣根博士说,借助强大算力,如今单日即可完成以往100个实验室的工作量,研发周期从两三年缩短至一年内,综合成本降低40%至70%。

提升远不止是成本和效率。“AI技术还可精准预测淀粉衍生物的免疫活性和生物相容性,这将为台州生物医药产业提供有力支撑。”马丛飞说。

随着“算力土豆”破土而出,鸿之微的生物基材料产业链正加速向上下游延伸。短短数月,已在台州孵化出基因编辑、植物提取、生物化肥和生物基涂料等一批企业,未来,医药、塑料、化工等台州本地产业资源,也有望融入其“朋友圈”。

“基于‘AI+算力’深度融合的干湿实验模式,目前国内并不多见。”28日,在参观鸿之微实验室后,中国科学院生物工程专家杜昱光连连赞叹。他表示,这不仅实现了单一材料的技术突破,更验证了算力驱动产业升级的巨大潜力,“台州这一创新模式,值得向全国推广。”

标签: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