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的台州正经历双重考验——持续攀升的用电负荷与频繁交替的高温台风天气,国网台州供电公司以超前布局的电网工程、智慧赋能的科技防线、精细管理的需求调控,打响了一场守护城乡“电力生命线”的攻坚战役。
强筋骨
基建攻坚筑牢电网底盘
去年底开工的滨海—柏树500千伏线路工程,如今已完成19条电缆迁移改造。这条浙江“十四五”期间投资最大、跨江最长的能源大动脉,未来将承载沿海百万千瓦级风电光伏并网。而在玉环,刚刚竣工的500千伏麦屿变扩建工程,正将台温电网升级为双环网结构。
紧扣台州“十五五”发展需要,国网台州供电公司适度超前布局电力基础设施,让电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硬核数据印证成效:去年,220千伏主网实现全年零跳闸,99.9942%的供电可靠性登顶全省榜首。与此同时,该公司持续优化运维检修体系,以高质量设备管理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5月30日晚,500千伏塘岭变电站灯火通明。国网台州供电公司超高压运检中心运检班班长倪勇和队员们正在挑战台州首例220千伏母线保护不停电改造,“每条回路都连着千家万户。”经过九昼夜攻坚,当第二套保护装置启动成功的绿灯亮起,监控屏上全网负荷曲线平稳如常,这场高风险“手术”实现了零停电突破,完成了368项回路隔离与搭接任务。
智能防线正在延伸。紧抓老旧小区充电桩抢修业务及违约用电痛点,国网台州供电公司开发“电隐患雷达”数字化应用,已识别台州范围内超1500处充电桩疑似隐患,130余处违约用电;在椒江海门变电站,四足机器狗顶着40℃高温巡检,其搭载的多光谱传感器可同时捕捉设备过热、部件松动等12类隐患;无人机集群每周完成1800公里线路巡查,效率是人工的6倍;而“小飞侠”电动升降装置让65米高空检修从2小时压缩至20分钟……“这些‘黑科技’是我们迎峰度夏的秘密武器。”国网台州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已消除692处电网缺陷。
调智慧
需求侧管理激活柔性调控
浙江能源资源禀赋相对匮乏,虚拟电厂是提升县域电力调节能力、增强能源韧性的关键路径。
临海头门港的夏夜,海风裹挟着咸湿气息穿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县域级虚拟电厂将252个监测点、181家企业拧成了一股“柔性力量”。
临海市区域内新能源装机占比高达95%,包括80MW分布式光伏和300MW海上风电,但新能源的波动性导致电力系统面临消纳困境。针对这一挑战,国网临海市供电公司联合临海市经信、发改、税务等多部门打造了县域工业企业电力数据测点安装全覆盖的数据平台。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财税激励,工业用户通过需求响应获得电费补贴,技术供应商则实现了国产芯片的关键突破。
国网临海市供电公司运维人员开展高温巡检
如今,虚拟电厂通过国产边缘计算终端实现秒级调控,该系统日调峰能力达20万千瓦,实现区域最高峰值负荷降低8%以上、调节能力提升近10%,有效解决电网供需平衡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据悉,该项目计划2025年底整体建成验收,届时将形成示范工程,成果有望在2—3年内省内推广。
既要筑牢能源“韧性网”,也要全民“节”尽所能!7月23日,国网黄岩区供电公司启动第三轮“居民节能降耗消费券补贴活动”。自2023年夏季实施以来,该项目已累计发放补贴500万元,居民负荷压降2万千瓦。
“拥抱绿色浪潮,活动重磅升级!”国网黄岩区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应国德介绍道,“今年我们紧贴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大势,创新推出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错峰专项补贴’这一亮点举措。”
黄岩的新能源车主,只要将爱车的充电时间安排在24时—8时的谷电时段充电,就能拿到当月谷电充电费30%的补贴,单月最高100元。让“错峰”充电不仅环保,更能直接省下真金白银。
无独有偶,绿色风尚席卷台州!就在7月1日,国网台州供电公司在路桥区率先推出全省首创的“绿电碳积分”激励项目。7月1日至9月30日,居民充电桩用户通过错峰用电,不仅能直接享受更低的电费账单,还能额外累积宝贵的“碳积分”。
筑屏障
科技防汛守护万家灯火
台州地处沿海,防汛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网台州供电公司靠前研判,建立“气象—负荷”联动机制,做细形势研判、完善应急预案,为有序保供提供有力支撑。
7月8日上午,强热带风暴“丹娜丝”逐渐逼近浙江沿海,近中心风力达10级。国网台州供电公司运检部工作人员向“AI问汛”系统发出指令:“调取宁溪镇实时降雨量及内涝预测!”屏幕瞬间响应。
“这是浙江首个电力防汛AI系统。”该工作人员介绍,国网浙江信通公司联合国网台州供电公司以创新破局,融合当地电力、市政等多部门历史低洼区块数据,深度整合供电、水利、气象、永宁江、长潭水库等关键领域历史与实时数据,打造出全方位、立体式的“AI问汛”系统。
国网台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开展防汛隐患排查
“AI问汛”如同一位全天候在线的“防汛专家”,一问即答,将深奥的气象水文数据与专业模型结论,转化为一线人员“看得懂、用得上”的防汛行动指南。系统可提前24小时预测内涝风险等级,使应急响应效率大幅提升。
在黄岩区颐景园小区地下配电房,全省首套防水型配电设备正经历实战考验。国网台州供电公司运维人员介绍:“设备采用全密封防水设计,内部元件与烟雾、积尘和潮气完全隔绝,有效解决电力设备在复杂环境中容易受潮、浸水、锈蚀等难题,在完全浸入水中的情况下,也能继续带电运行至少48个小时。”去年9月投运以来,该设备已在多次强降雨中零故障运行。
更高维的防御体系正在“基于电网一张图的工单热力图”中构建。为破解电力企业面临的工单流程协同不足、资源配置与需求匹配滞后等问题,国网台州供电公司依托数据底座,构建网格化智能管理体系,实现电力服务全景态势的实时感知与精准管控,通过“智能诊断—精准投入—动态调优”模式,实现资源精益配置与管理效能提升。在椒江区试点中,成功识别3个重点治理网格,定向投入改造资金后,目标区域故障工单同比降低37%,配网可靠性提升至99.99%,年节约运维成本42万元。
图片由国网台州供电公司提供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