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三门234家共富工坊织就“共富密码”
2025年07月03日 来源: 浙江在线 共享联盟·台州 郦华琴 柯丽娜

7月2日,晨光漫过三门湾时,三门县海游街道杨梅山果农指尖的紫红鲜果刚入竹篮,20公里外直播间里,养殖户正翻转着带露水的青蟹——这幅山海联动的生动画卷,背后是三门全县234家共富工坊织就的“共富密码”。

今年以来,三门通过共富工坊已带动9000余名农户增收1998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479万元,让山海资源的“潜在价值”蜕变为共富实景。

山海织锦——工坊扎根促民富

三门湾的山海馈赠,正通过党建引领“六链百坊”工程转化为共富动能。

走进海游街道金诺杨梅共富工坊,村民们分工协作,忙着分拣、包装、运输。“周边村民种杨梅遇到技术、销售难题,我们都会全力帮忙。”工坊负责人陈海豹介绍,工坊建立的“技术共享+统购统销”模式,不仅让杨梅溢价入市,其间还每天吸纳70余名周边群众参与工作,先后带动农户增收80余万元。

在亭旁镇芊娇共富工坊,缝纫机声节奏明快。任家村妇女任华萍指尖翻飞,每月4000余元的收入让她既能照料上学的孩子,又实现经济独立。这家以冲锋衣加工为主的工坊,以“低门槛+弹性工时”模式吸纳四五十名农村妇女就业,党员技术骨干手把手教学的“先锋岗”机制,正推动设备升级以释放更多产能。

蟹逅共富工坊展开“零元养蟹”模式,让农户零成本认领蟹苗;统建共富工坊为残疾人设置专属工位……这些精准定位的小工坊,如毛细血管,将发展“养分”输送到三门乡村各个角落,让共富“金果实”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智汇乡村——人才赋能强引擎

共富工坊既是产业引擎,更是人才磁场。

浦坝港镇鲜甜共富工坊的直播间里,主播举着刚出水的青蟹讲解养殖奥秘,后台订单数据实时跳动。“我们成立新农人培育服务中心,与台科院等高校院所建立柔性合作,还与三门职业中专等院校共建了实习通道。”工坊负责人林鹏介绍,学员可在直播运营、品控包装等岗位实训,表现优异者通过双向选择直接留用。同时,工坊孵化乡村创业项目,已带动5名周边大学生扎根农村。

除了吸纳青年人才,工坊还成为周边农户的“充电站”。每逢柑橘种植、青蟹育苗等关键期,林鹏都会邀请科研团队开设“田间课堂”,仅去年,就累计培训农户1000余人次。

在三门,一个个共富工坊不仅是特色物产的集散地,更成为人才成长的“孵化器”,让懂技术的“田秀才”、善经营的“新农人”在乡村振兴中找到用武之地,为共富之路注入澎湃动能。

政策滴灌——精准赋能增活力

“今年枇杷受冻,多亏街道和村第一书记全程帮扶,引进抗冻品种,还帮我们一起销售。不仅如此,工坊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也给足了我们把想法变现的底气。”看着眼前新栽种的枇杷苗,位于沙柳街道的枇波展富共富工坊负责人陈焕忠连连感叹。

640.png

工坊的发展与人才的汇聚,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三门县出台的《共富工坊扶持政策15条》,正通过党建联建机制将组织、农业等11个部门的服务精准送达。

在促产促销上,上线“鲜甜三门”云上馆,联动全县30余家共富工坊上架优质农特产品100余款,依托“村小乐”服务体系打通销路,销售额达500万元;在资金支持上,对工坊场地租赁、设备购置给予奖补,如丹邱茶韵等8个茶产业工坊通过租赁分红,每年助力4个村集体增收30万元;在保障工坊运行上,加强全流程服务,实施员工素质提升计划,举办草帽编织、冲锋衣缝纫等技能赛激励提技提能……

从家门口的就业增收,到多方协作的人才支撑体系,再到全方位的政策保障,三门的共富工坊正释放强大发展活力。未来,三门将深化共富工坊“三提三富”综合改革,继续拓宽群众“共富路”,为乡村振兴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标签: 工坊;三门县;鲜甜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周煜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