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完山”是仙居县安洲街道推出的村际“和睦文化”新理念,最近这个理念又有新的内涵。在当前杨梅销售旺季,完山头村党支部将和睦完山产业大楼里的冷库变成共享冷库,免费提供给周边的梅农临时储藏,“共享冷库”变成梅农“共富宝库”。
这段时间是安洲街道完山头村和睦完山产业大楼最忙的季节,一楼的杨梅分拣大厅和包装大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本村和邻村的梅农纷纷将杨梅送到这里进行分拣包装,然后进入冷库进行技术性冷藏后出运。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美娅在现场忙的不可开交,指挥着整个大厅的杨梅分拣和包装的各个工序。梅农陈丽雅一大早就在这里完成包装后,等待村干部的入库登记,领取登记单。对今年村里推出的共享冷库十分赞赏。
“现在这里有冷库了,我们就到这里来,能把自己的产品当成礼品卖了,能自产自销价格也可以卖高一点。” 望着村产业大楼眼前的情景,陈丽雅有点自豪。
与陈丽雅一样,梅农张东升今天是一脸喜色,他再也不用为杨梅冷藏的事情发愁。以往卖礼品杨梅还要先找冷库,有时候碰到忙季还要看人家脸色,今年村里推出共享冷库后,心中的那颗石头总算落地了。张东升说:“没有冷库的时候,我们从山上采下来到处都去找收购商,现在这里有冷库了,我们从山上下来直接拿到这里包装,方便了很多,收购商自己找上门来了。”
朱芋奇是安洲街道完山头村的村书记助理,连日来他坐在电脑前,不停地录入梅农冷藏的信息,同时向梅农发放录入标记。
“我们每天都有四五十户梅农过来包装杨梅,每天我们都会发800多箱杨梅,有时候量多的会有1,000多箱的杨梅会发出去,不仅是我们本村的,还有周边的一些梅农都会过来。”朱芋奇如是说。
完山头村是安洲街道三个山区村之一,海拔600多米,有仙居城区“后花园”之称。2019年利奇马台风来袭,横将下坑两个自然村因地质灾害影响被迫异地安置,2022年1月,规划部门批准在岭脚村建设完山头下坑移民安置区,成为村里唯一的山下“飞地”,村里抓住安置区建设的机遇,规划了1041平方米产业配套用房。
2022年,完山头村的产业用房与村民安置房一起建设。这座投资650万元、高7层,建筑面积 4200平米的产业大楼顺利落成。2023年,完山头村借助山海协作的契机,有关部门又出资46万元给村里建设一座220立方米冷库,,引进了先进的氮气包装机、真空机、塑封机等,加上烘干加工线,可进行杨梅冷链包装,笋干、萝卜条、花菜干等初级农产品加工,全年总加工量约1200吨。村里还打造的“和睦完山”农副产品品牌,并与顺丰、京东等快递达成战略合作。
如何用好这座冷库,村党支部经过商量后,决定开启共享模式,使冷库作用实现最大化。杨梅节期间,不管本村或者邻村的梅农,只要放在村产业大楼分拣包装的杨梅均享受免费使用。
这一决定让很多人大吃一惊,梅农们纷至沓来。共享冷库的建成投用,有效锁住了杨梅的“鲜”度,大幅减少了损耗,党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美娅道出实情。完山头是仙居唯一有“和睦文化”的村,村庄的发展离不开周边兄弟村的支持,冷库共享也是村里对周边村民的简单回报。“因为我们这冷库本来做时令蔬菜的,但现在我们杨梅季节到了,很多梅农不方便,没有冷库,我们这个冷库给他们免费可以存放,让他们的效益更高,能够为的周边更多的梅农服务”。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