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
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杭州召开。
会上,省委、省政府公布了
“浙江制造天工鼎”夺鼎单位名单,
温岭获得全省制造业领域的最高荣誉。
是继大禹鼎、平安鼎、创新鼎之后,又一个以省委、省政府名义颁发的鼎类奖项。2022年,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由省制高办牵头,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办法进行迭代完善,聚焦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工作评价四个维度,对全省各市、县(市、区)年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设立“浙江制造天工鼎”,择优授鼎。
近年来,温岭贯通落实“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两大工程”,大力实施“强工兴市”战略,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4%,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4.1%,协力创成浙东工业母机、金台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建强创新平台矩阵
夯实两创融合“硬支撑”
一是推动创新产业平台向“上”突破。
全力推动温岭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新城开发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园区。
持续丰满芯片控制系统、电子信息、泵业智造“三大千亩产业园”。
高标打造零碳、高档数控机床、机车智造等百亿级特色产业平台。

二是推动创新孵化平台向“高”攀升。
在“两城”核心区建设九龙湖、龙门湖两大万亩“科创湖区”。
同频推进104宗7885亩低效工业用地改造项目,加强创新孵化园区布点建设。2024年已开工建设创新工厂、环龙门湖科创带孵化园区等12个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90.5万平方米。

三是推动创新服务平台向“优”提质。
全面构建“一心双创四体六院十转移”创新服务体系,重点发挥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带动作用和国家水泵质检中心、泵阀(泵业)产业大脑赋能效应。
承担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7项,2024年创新服务平台新签合同121项,服务企业450余家次,合同金额达3877.6万元,助力数控机床、永磁电机等重点产业领域开展原始创新。

请输入图片描
锻强创新产业方阵
构筑先进智造“强引擎”
一是扩产提能加速传统产业“蝶变焕新”。
支持内生项目裂变突破、集群优势全面提升。
成功落地力锋精密、飞越机电等27个本地优质企业增资扩产项目。
竣工投产新界泵业、鑫磊股份等10亿元以上项目。
精密泵阀获评省“新星”产业群,金属切削数控机床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链式招引加紧新兴产业“蓄力成势”。
聚焦“海陆机芯光医”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赛道,以186亿元产业基金为支点,瞄准龙头企业、引擎项目精准招引。
签约落地纬景储能、绿驹科技等新能源项目。
建成投产北平机床、天弘激光等智能装备项目。
省级机器人与数控机床核心区实现规上企业营收62.4亿元,居赛道第2。

三是产投联动加力未来产业“落子布局”。
主动抢跑若干未来产业,布局谋划464亩数智低空产业园。
开工建设150亩“新城智谷”园区,成功引进晶能微电子、狮门微电子、中昊芯英AI算力产业基地、宇泛人工智能硬件终端设备等项目,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增长5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4%。

育强创新主体雁阵,
激活强工兴市“源动力”
一是以“融”强链。探索“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共融模式,搭建“创新联盟”“十链百场万企”等有效载体,着力构建链式协同、活力突出的企业集群。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省雄鹰企业1家、省隐形冠军企业10家。

二是以“改”夯基。紧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加力实施数智赋能、减碳增绿、延链强基等技改项目303个,新建成国家级5G工厂1家、省级未来工厂试点企业1家、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4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个,入围省级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6个、省级首台(套)项目4个。
三是以“智”增效。深化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支持科技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产学研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项目攻关,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全省重点实验室1个,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97.2%。

“天工鼎”作为全省制造业领域的最高荣誉,
是对温岭制造业整体实力的全方位检阅。
接下来,温岭要在
促进“两创深度融合”上持续用力,
以创新引领产业集群
“百亿突破、千亿跨越”,
加速工业强市向2000亿奋进步伐,
为全省加快建设
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贡献温岭力量。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