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我的考场在塘头
2025年05月24日 来源: 潮新闻 记者 来逸晨 共享联盟·三门 李佳宁

“塘有限,值无限。”5月23日下午,三门县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陈丽芝亮相国新办“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现场分享了她20年来扎根海塘的“六字工作信条”。

陈丽芝说,养殖塘的面积是有限的,但通过科技力量提高效益的空间是无限的。现场,当有记者问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农民持续增收?陈丽芝坦言,要做好三件事——带好科技推广队伍,培育好创新主体,发挥多元农技推广力量。

台州三门,是“中国小海鲜之乡”、浙江海水养殖第一大县,也是陈丽芝的家乡。这里,20万亩海水养殖塘如蓝色棋盘铺展,让10余万名小海鲜产业从业人员捧上了“金饭碗”。其中,青蟹养殖年产值超18亿元,全国百姓餐桌上每9只青蟹中,就有1只来自三门。

家中很多亲朋从事水产养殖,儿时陈丽芝便将父辈们“靠天吃饭”的艰辛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场病害就能让整塘青蟹无收,一年的辛苦全打水漂。”她说,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她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最新的渔业技术走进千塘万户。

第一步,从青蟹的口粮开始。“用传统冰鲜小杂鱼喂养容易引起病害,配合饲料配比更科学、营养更均衡。”10年来,陈丽芝带领团队在全县推进“饲料替代工程”,改变养殖户“以鱼养蟹”传统模式。

起初,对于陈丽芝推广的配合饲料,养殖户们直摇头,总说“祖祖辈辈都这么养,换了饲料哪能有那鲜味”。面对质疑,她没急着争辩,而是拉着养殖大户在塘里开始试验——把吃饲料、吃杂鱼长成的青蟹从肉质到营养成分一项项摊开对比。事实证明,用饲料替代杂鱼,养成的青蟹不仅品质没差,光饵料成本就能省三成,因为品相更佳,投放到市场上后反而更抢手。如今,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三门8.1万亩蟹塘全面“换粮”,减少小杂鱼投喂量2.26万吨,养殖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最近,国家级水产种业阵型企业东航水产新上的一项“黑科技”——一套由陈丽芝参与指导的智慧养殖系统成了养殖户眼中的宝。在“一蟹一笼”工厂化养殖体系中,AI摄像头能精准识别青蟹的一举一动,物联网设备24小时盯着水质变化,蟹塘有了颗“智慧大脑”,青蟹成活率翻了三四倍。

陈丽芝牵头起草了《三门青蟹养殖技术规范》等多项标准,带领团队发表了青蟹配合饲料、微生物制剂综合应用技术等论文多篇,为养殖生产提供技术指南……通过携手相关科研院校和当地的共富工坊、企业,陈丽芝将一项项新技术送到蟹农手中。同时,她带领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培养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农英才、市技术能手、水产养殖专业“新农人”等产业发展人才。

“我们基层农技员的考场在塘头,成绩单在养殖户的收成里。”陈丽芝说。全过程工厂化养殖、苗种规模化繁育、智慧养殖系统推广……她掰着手指细数工作清单,“我们的脚步不能停,要让更多养殖户尝到科技兴渔的甜头。”


标签: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夏逸凡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