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种苗+冷链” 三门农业项目插上腾飞翅膀
2025年05月19日 来源: 潮新闻 通讯员 胡宇嘉 丁海涛 泮素珂

初夏时节,热潮涌动。在三门乡村振兴一线,水产种业与冷链物流双链齐飞,从高标准的虾苗培育基地到超低温冷链技术应用,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渔业重点项目加速落地,为传统水产养殖业插上腾飞翅膀。

5月13日,位于健跳镇的浙江海兴农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种苗培育基地,技

术工人在安装加温管、气管等育苗池配套设施。这个总投资4500万元、占地165亩的现代化育苗基地,将建成15000立方米的育苗水体规模。

“目前项目整体进度已完成七八成,预计七八月可正式投产。”浙江海兴农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区域负责人俞益侠介绍,项目达产后可年产优质南美白对虾苗种18亿尾,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

作为水产种业领域的领军企业,海兴农集团已培育出三个国家级南美白对虾新品种,“海兴农牌”虾苗屡获“名牌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称号。“我们建立了从废水处理到出苗品控的全流程标准化体系,采用无抗疫苗培育技术,确保为养殖户提供优质稳定的虾苗,显著提升养殖成功率。”俞益侠充满信心。

与此同时,浙江环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工地同样繁忙。“2号厂房主要承担三门青蟹的净化、包装等后端处理,现已完成结顶,计划6月中旬安装设备并投产。”浙江环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明介绍,“1号厂房的万吨级超低温冷链项目即将封顶,预计7月投产,将配套建设速冻产品等生产线。”

5月15日,走进三门县亭旁镇2025年度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杨家村项目施工现场,十余名工人正弯腰俯身,将一块块光滑的卵石紧密贴合在护坡上。一旁,砌石护坡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一块块石料被精准堆砌,筑起坚固的防护屏障。

“我们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这段护坡既牢固耐用又自然和谐。”杨家村项目经理黎天天介绍。“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50%,争取主汛期前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届时这里将成为村民休闲垂钓的新去处。”

这是三门县2025年度全域幸福河湖建设的缩影。近年来,三门县深耕山水人文资源,秉持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水资源”理念,总投资约3.6亿元,全力打造全域幸福河湖新样板,计划于今年全部完成。

项目推进过程中,涌现多个成功案例:在岙楼村,潺潺溪流穿村而过,河畔新落户的“冇事咖啡”等特色商铺为古村注入活力;海游街道珠游溪畔,市民或散步健身,或临水垂钓,尽享亲水之乐;潘家小镇的农家乐集群依水而建,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涛头村,欢乐跑赛事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这些生动实践,印证着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带来的综合效益。

近期,水利部发布的幸福河湖建设项目申报通知中,台州唯一入选的海游溪治理工程正式立项。作为浙江省典型的独流入海河流,该项目计划于今年7月开工,预计2026年底完工。项目的推进,能加速海游溪治理与管理升级,更将以高品质生态环境为支撑,推动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域幸福河湖建设不是简单搞工程,而是打造人水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三门县水利局农村水利事务中心工作人员陈苗说。该县坚持“幸福河湖惠人民”价值导向,有效衔接省级总河长令、县域内相关规划,以水为脉谋划彰显三门特色、适应三门发展的全域幸福河湖项目。创新“三融三提”机制,整合涉农资金、引入社会资本破解融资难题,联合高校团队量身定制技术方案,建立“河长+村民监督员”长效管护制度,确保治理成效。

站在新起点,三门县正以水为笔,描绘“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努力实现从“美丽河湖”到“幸福河湖”的跨越式发展。

标签: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陈敢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