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郑玲伟:守一方救助 行半生善意
2025年05月18日 来源: 潮新闻 共享联盟·黄岩 杨雨洁

在台州市黄岩区救助站,有这样一群温暖的守护者。寒来暑往,他们始终坚守一线,为流浪乞讨等困难人群提供救助、寻亲、护送返乡服务,区救助站站长郑玲伟便是其中一位。六载春秋,他满怀赤诚,守护一批又一批无血缘的“家人”,于平凡中传递大爱,铸就非凡。

“谢谢你们,回家真好……”深夜航班徐徐降落的轰鸣声中,52岁重病患者雷某流下了热泪,激动地说。这场从浙江到云南,跨越2000多公里的返乡路,因区救助站的全力协助而充满温暖。

此前,雷某因突发脑卒中,被公安机关紧急送医抢救,经系统治疗后,病情于近期逐步稳定,需要返乡在熟悉的环境下休养。区救助站接到协助请求后迅速响应,成立了由郑玲伟带头的护送小组,从对接医院、沟通病情到准备轮椅、协助登机等,全流程守护病患返乡路。

“他总是把群众放在前面,只要群众有需要,哪怕是逢年过节,也会驱车千里进行护送。”在同事们的眼中,郑玲伟是真把困难群众当成了亲人看,他护送过很多人回家,却常常忘了,自己也要回家,此行护送完雷某,再回到黄岩,已是将近凌晨四点。

自2019年,郑玲伟转岗来到区救助站后,已累计和同事一起救助流浪人员、危重病人等各类人员达150人,护送特殊困难群体返乡120人次,涉及福建、湖南、重庆、四川、云南等多个省份。


“流浪人员、困难儿童等都是社会弱势群体,要想做好救助工作,就需要用真心打开他们的心扉,用耐心帮他们找到回家的路。”说到这里,郑玲伟想起了“老白”。他是救助站中一位长期滞留的老人,也是一位精神障碍患者。

“我们是2013年发现老白,对他进行了救助,那会他都不会讲话了,精神有点异常,大家就积极联系医院,对他进行了持续十年的针对性治疗,这才逐渐会开口。”郑玲伟说,会开口说话后的“老白”一个劲地想家、想亲人,却因为记忆混乱,始终说不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

为了帮“老白”实现心愿,与亲人团聚,期间,郑玲伟和同事们相继帮他在“今日头条”“抖音寻人”以及“宝贝回家”等多个平台,发布数十次寻亲公告,但都没有结果。郑玲伟不相信所有的线索都能永远石沉大海,于是他就采用“笨办法”。十年如一日,每周有空都去医院见见老人,瞅准老人开心的时候,与他聊聊天,获取更多寻亲的线索。

“老白”是不幸的,却也是“幸运”的。长期的聊天,让郑玲伟敏锐地注意到“老白”经常无意识念出的一串数字——“0854”。凌晨一点,经过几个小时的“头脑风暴”,郑玲伟终于想通,这极有可能是电话区号。通过比对全国区号,基本就可以判定他是贵州省独山县人。

一串数字,让漂泊半生的“老白”找到了回家的路,但不是所有的坚持,都能有结果。为了提高寻亲效率,郑玲伟积极与公安部门沟通,利用区里开发的“灯塔工程·幸福安家”数字化寻亲系统,以人像技术为核心,融合多种技术手段,为“迷途者”照亮回家路。自2017年以来,区救助站已为无身份人员信息的流动乞讨人员上传人脸数据大概160多人次。

请输入图片描述2020年7月,四川滞黄的流浪女子余梅(化名)寻到了失联13年的家人,2023年3月,浙江嘉兴的黄宇(化名)找到了失散54年的亲生父母……通过“民政-公安-志愿者”三联机制,区救助站已累计助力寻亲成功案例共计83个。

“通过多种手段助力寻亲,效果不错。现在,救助站里滞留的‘常住人口’只有10个,比以前少了将近三分之二。”区救助站工作人员陈鸽说。

“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这是郑玲伟始终牢记的工作理念,他将这一理念也延续到了生活中。 路遇急性心梗患者,他挺身而出,6分钟内连闯8个红灯,为患者金某抢回“黄金救援时间”;意外发现丢失钱财,他毫不动摇,积极奔走联系失主,为高龄阿婆挽回2万多元辛苦钱。

“失联救助大爱无边”“热心救助恩重如山”……在区救助站的办公室内,群众送来的锦旗挂满了整整一面墙。25面锦旗,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一个暖心故事,代表了群众对救助站全体工作人员无边的感激和信任。截至目前,区救助站已成功救助危重病人、灾前巡查、特殊灾害预防1270例,实现了100%危急响应。


标签: 郑玲伟;救助站;回家;锦旗;民政;流浪人;区号;半生;群众;亲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陈栋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