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窑坊,醉美黄家塘。青烟缭绕下,窑火灼灼燃烧已千年之久。脱胎于浙江水土与人文中的越窑,在先人的智慧中,跨越千年,化作具有传统美学特色的器物。一件件精品越窑,或是温润含蓄,或是斑驳苍古,但在双手触摸器物的一刹那,依然会感知匠人初心的温度与文明跳动的脉搏。
天台黄家塘村烧制瓷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古窑址的挖掘过程中,出土了不少日常生活用的瓷器,款式多样,胎质坚实,外壁还有瓜棱纹、刻画篦纹等,兼具美观和实用。
村里有着这样一方致富“金矿”,这让黄家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迅雷立马找到了村发展的方向。秉持着乡村振兴的初心和文化传承的使命,罗迅雷从2012年起便开始做窑洞恢复的工作,2014年开始筹划古窑复烧工作,通过前期的出土瓷器研究、资料整理,终于在2023年将沉寂千年的窑火重新点燃。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柴窑烧制时温度不断变化,陶瓷呈色不一,烧制出的每一件瓷器都是独一无二。但同样成品率极低,2000件土坯入窑,仅有20%—40%的成品。
“为了提升成品率,我们邀请省文物保护厅的专家进行指导,从选泥、坯型、喷釉、烧制等多道工艺进行还原优化,还多次赴龙泉求教,不断提升烧窑技术,终于在第二年成品率有了显著提升,品质也越来越好。”罗迅雷介绍道。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黄家塘村通过瓷器烧制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超过20万元。
与瓷器打交道的十来年,越窑逐渐成为了黄家塘村的文化符号,更是一种精神内涵。现如今,步入黄家塘村的宋窑遗址公园,宛若走进一幅水墨山水画。在绿柳烟雨之中,青瓷体验馆隐身其间。每逢节假日,体验馆中欢声笑语不绝,市民游客带着子女前来打卡体验瓷器制作,等候瓷器成型的时光,来到一旁的青瓷博物馆内追溯青瓷历史的文脉,聆听众多珍贵越窑瓷器诉说千年的故事,临走时,来到村口的黄家塘共富工坊产品直营店,品一口青瓷茶盏的温润,带走一份关于越窑的古韵绵长。
当越窑遗址再次燃起熊熊烈火,历史和现代完成了工艺的传承,青瓷器的细密纹路,勾勒出生命的蜕变,更美好的未来正在“窑”望。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