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今年,台州防汛防台抗旱准备工作这样干!
2025年03月01日 来源: 台州市人民政府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

一、两大核心任务

(一)全面做好防汛备汛。县、乡、村各级全面做好防汛备汛工作,落实落细组织指挥体系、责任体系、预案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队伍和物资保障体系、基层防汛防台体系、防汛防台能力提升行动、防汛防台标准化乡镇(街道)等重点工作。

(二)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加强整治和闭环管理,全力抓好风险防范化解。突出重点,做好小流域山洪、山塘水库河网、地质灾害、海域、交通、安全生产、城市内涝和城市安全运行、文化旅游等8个领域的风险隐患排查和受影响人员的摸排。

二、防汛备汛重点工作

(一)县级

1.防汛防台工作纳入政府考核或领导班子职责,落实“县领导包乡”防汛包保责任。

2.完善并高效运行“1833”联合指挥体系、预警叫应和响应联动等机制。

3.推进防汛防台能力提升行动。

4.建设完善台风洪涝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5.维护更新防汛防台指挥要素图。

6.建立防汛责任人培训制度,落实防汛防台履职培训。

7.部署开展防汛防台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8.根据储备标准,加强防汛防台物资、设备储备。

9.建立应急力量统筹协调机制,分类制定抢险救援行动方案,细化明确救援任务、力量部署、组织指挥、处置流程。

10.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修订,组织开展预案演练。

11.其他。

(二)乡镇级

1.完善防汛工作制度,建立乡(镇、街道)领导包片、干部驻村、值班值守、风险隐患排查巡查等制度。

2.开展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的长效管理。编制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工作方案,列出任务、责任、时限“三张清单”(限列入民生实事建设内容的73个乡镇)。

3.修订乡级防汛防台应急预案,编制更新乡级防汛防台工作手册和指挥要素图。

4.建立乡级“8个重点领域”风险清单,明确整改主体责任、措施、时限,将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录入基层防汛系统,并实行动态管理。编制高风险区和隐患点“一点一策”,并规范设置风险警示标识标牌。组织开展巡查排查。

5.建立防汛责任人培训制度,落实乡村两级防汛责任人、高风险区群众警示教育和新任防汛责任人岗前培训等。

6.按照“六个百分百”要求建立健全人员安全转移制度。在行业部门指导下,定期开展风险区受影响人员排摸复核,编制人员梯次转移方案,包括人员转移清单、极端情况下扩面转移清单和重点人群(老、弱、病、残、孕等)“一户一策”方案等。

7.建立防汛责任人、高风险区受影响人员预警对象清单,健全预警信息分级分类传递机制,明确在不同预警等级下的预警责任人、预警对象、传递方式、时限要求。建立直达村(社区)的高等级预警叫应叫醒机制,明确叫应对象、叫应内容、反馈要求。

8.乡镇(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个人安全防护装备,汛前开展1次装备点检、人员整组,以及不少于1周的专业训练,针对辖区主要灾害风险,按照“一场景一方案一打法”要求编制救援行动方案。

9.按照《浙江省应急物资储备参考标准(试行)》要求和辖区实际储备应急物资、抢险救援装备并做好管理维护,多灾易灾乡镇(街道)卫星电话配套组件、无人机、应急照明灯组全覆盖。

10.加强避灾安置场所的规范化建设管理,确保灾害时期能够转移安置受灾人员。

11.其他。

(三)村级

1.建立村级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干部为成员的应急工作组;建立责任网格清单,落实村干部包户到人、村级防汛责任人和各类网格责任人。

2.明确监测预警、人员转移、抢险救援等应急工作小组分工和村干部包户到人工作责任。协助乡镇(街道)做好防汛防台和抢险救灾工作。

3.村级防汛责任人熟悉“246”等职责。掌握挖机等大型机械和卫星电话“2”机的使用和配备;掌握“四讲一会”,做到依照防汛形势图讲清责任体系、讲清自身职责任务、讲清预案方案关键要素、讲清灾情险情,会操作应急通讯、照明、救援等装备等;遇“6问”抽查能有效应对。

4.掌握辖区风险底数,主动报告风险变化情况,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按照巡查排查制度开展隐患排查整治。

5.掌握辖区受影响人员底数,熟悉人员转移方案,协助落实人员避险转移安置和避灾安置场所管理。

6.汛前更新村级防汛防台形势图,并在村(社区)醒目位置公布。

7.明确准备转移(Ⅱ级)和立即转移(Ⅰ级)两个阶段应对措施;群众转移时做到“5要带、4必走、3不回”。

8.多灾易灾村(社区)在“三大件”“四小件”全覆盖基础上,掌握挖机等大型抢险机械资源;村(社区)汛期卫星电话抽查回拨率100%。

9.组织开展宣传、培训和演练(或观摩)。

10.其他。

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

(一)地质灾害

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制订情况。

2.各级各类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人落实情况。

3.地质灾害易发区内人口集聚区、旅游景区、农家乐和各类养殖场等生产经营场所、在建工程及临时工棚风险隐患排查管控情况。

4.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更新入库情况。

5.地质灾害专业监测设备安装和运行维护情况。

6.地质灾害风险预报预警系统、会商机制建设情况。

7.正在施工的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管理责任落实情况。

8.已竣工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护工作责任落实情况。

9.其他。

(二)小流域山洪

1.山洪灾害防御责任落实和动态更新情况,山洪预警、人员转移等网格责任人落实及培训情况。

2.县、乡、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修编落实情况及应急演练情况。

3.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定、防御对象到户到人信息建立和复核更新情况。

4.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监测预警设施运行维护情况及现场标识标牌设置情况。

5.山区建房、修路、搭桥、盖板等人为活动加剧山洪灾害情况。

6.受山洪灾害影响的房屋、涉水在建工程及临时工棚、施工场所、宗教场所、养老场所、福利院、学校、医院、景区、农家乐、民宿等管控情况等。

7.其他。

(三)山塘水库河网

1.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抢险避险方案)和控运计划等编制报批情况。水库“三个责任人”和“三个关键环节”、山塘巡查人员落实情况。

2.水库山塘坝体、泄洪及放水建筑物、泄洪闸门及启闭机电设备、应急备用电源等安全运行情况,溢洪道是否有阻碍行洪物等。

3.病险水库山塘降低水位或空库运行落实情况。

4.堤防海塘险工险段安全度汛措施落实情况。

5.在建水利工程和涉河涉堤工程度汛方案制定、人员培训、预案演练等安全度汛措施落实情况。

6.阻碍河道行洪、束窄河道断面、在河道内开垦及修建活动场所抬高河床河滩地高程情况。

7.其他。

(四)城市内涝和城市安全运行

1.城市易涝点、隧道、下穿立交(涵洞)、地下车库、地下商超等风险隐患“一点一策”制定落实情况。

2.易淹易涝风险点各类责任人落实和履职情况。

3.房建、市政类在建工程度汛方案制定、施工人员摸排、人员培训预案演练等安全度汛措施落实情况。

4.城乡危旧房,其中D级危房全部腾空并落实封控情况,C级危房整改加固情况。

5.危房居住人员排摸情况。

6.城市隧道、下穿立交等重点风险区域安装智能物联感知设备的安装和信息接入情况,视频监控建设及运行维护情况。

7.地势低洼易遭水淹变电所(开闭所)、通信设施、易遭水淹城市地下空间的台区和小区配电房风险隐患。

8.其他。

(五)海域安全

1.海上养殖用船、海上养殖渔民、海上养殖设施纳管情况养殖设施情况。

2.辖区内可避台风渔港数量及避风能力,渔港工程建设、水电设施,渔港管理人员情况。

3.防汛防台“定人联船”“安全管理责任人”“防台防汛人员”数据库情况。

4.三无船舶清理整顿情况。

5.沿海扣押船舶专用停泊基地建设落实情况。

6.船舶扣押“一船一策”单位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7.修造船厂台风影响期间无动力船“一船一档”停泊落实情况。

8.各类海上施工船舶“一船一档”“定人联船”“一船一策”防台应急撤离预案编制情况。

9.其他。

(六)交通运输

1.高边坡、高挡墙、高路堤、临水临崖、涉水桥涵等公路易塌方、滑坡、水淹等路段,特大桥梁、特长隧道和航道等度汛措施落实情况。

2.在建交通工程度汛方案制定、施工人员摸排、危险施工驻地摸排、预案演练等情况。

3.“两客一危”、城市公交、轨道交通、道路客运站(场)、农村客运企业等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及措施落实情况。

4.港口危化品作业区和港口大型机械设备防汛防台措施落实情况。

5.水运企业、客船、客渡船、内河无动力船、施工船防汛防台预案及措施落实情况。

6.其他。

(七)安全生产

1.地势低洼等区域的危化企业防水、防内涝措施落实情况。

2.涉及储存剧毒品和遇水易反应危化品仓库的防水、防内涝措施落实情况。

3.高温熔融企业、地下矿山的防水、防内涝措施落实情况。

4.露天矿山、尾矿库等防风防雨措施落实情况。

5.其他。

(八)旅游安全

1.涉山旅游景区山体松动岩石、游览道路容易塌方的地段、水域的排险和加固情况。

2.旅游景区内一时难以整改的危险区域和场所增加和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派专人值班情况。

3.旅游景区内部道路和通往景区道路的危险地段认真排查,及时清除安全隐患情况。

4.旅游景区内部树木(尤其是古树名木)和景区设施的防护加固工作。

5.A级旅游景区内防汛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组建情况。

6.网红打卡点、野景点等不是A级景区的旅游景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7.其他。

(九)人员转移

1.受影响人员动态排摸录入情况。

2.复核及补充小流域山洪防御重点村落、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城镇(农村)危房、老旧房、低洼易涝区、病险水库、屋顶山塘、存在风险海塘、农家乐(渔家乐)、海上渔排养殖人员等各类风险网格内受影响人员情况。

3.转移责任人落实、人员避险转移机制健全情况。

4.转移人员重点群体“一户一策”落实情况。

5.其他。

标签: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夏逸凡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