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6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20秒搞定2亩地!无人机让天台“新农人”把地种出“科技范”
2025年02月26日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谢建龙 洪依莹

当下正值春耕时节,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农户们正抢抓时机,对小麦进行除草、施肥,保障夏粮丰收。在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曹一村,“90后”小麦种植大户庞荣华便是其中之一。“春季天气瞬息万变,一有机会就要抓紧时间施肥,有助于麦苗生长。”庞荣华介绍。

和传统的肥料施用不同,在庞荣华的田地里,一架架无人机成了“植保”管理的“主力军”。他告诉记者,自己在村里流转了970亩土地,几年前就率先用无人机播种、施肥,后来还考了“飞手证”。如今,庞荣华已先后购入6架农业无人机,为自家麦田和周边县(市、区)有需要的农户提供播种、施肥、打药除虫等服务。去年,庞荣华团队的飞播面积已超过7万亩。

微信图片_20250218101706_副本.jpg

“就拿眼前这两亩地来说,人工利用小型机械施肥需要15分钟左右可以完成,要是用无人机的话,你们猜要多久?”庞荣华站在田埂上,一边熟练地将肥料装入无人机的容器中,一边竖起两根手指,“只要20秒。”

随后,他在遥控器界面上轻轻一点,伴随着螺旋桨的阵阵轰响,无人机直立起飞,迅速升空,灵活地在麦田上方飞行、盘旋、喷洒肥料,现场呈现出一幅智慧农业生产的热闹图景。“不像传统的人工洒,这里多、那里少,小麦会长得不一样,运用无人机可以按照我们设计好的线路施肥,精准又均匀,还能实时进行苗情监测分析,为我们的管理提供了便利。”庞荣华说。

微信图片_20250218101716_副本.jpg

“新农人”的顺势而为

当传统农业和时代的浪潮正面相撞,“新农人”庞荣华选择“顺势而为”,蹚着“浪花”向前。“以前搞农业,农民靠天吃饭,非常辛苦,打药施肥的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的腰总是弯着。一些种植户还要常常担心出现招工难的情况。”

2019年,庞荣华决定“试水”,成为该县首批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科学“田管”的种植户之一。“那时候心里挺忐忑的,后来县农机、农技部门的工作人员知道后,专门上门讲解相关扶持政策,比如购机补贴、病虫害统防统治补贴,还有无人机租借、喷施体验等服务,彻底消除了我的顾虑。”庞荣华说。

近年来,天台县依托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向农业企业推广使用植保无人机45架,并免费借给农户使用,实现在种粮大户中的运用全覆盖,推动作业效率提升5倍,降低农药使用量一半以上。此外,搭建无人机操作研学平台,安排“农帮客”结对培训,累计帮助34名农户熟练掌握无人机操作技术。

微信图片_20250218101154_副本.jpg

科技牵引更广袤的“田野”

上个月,庞荣华又购置了2架全新的无人机,“现在靠着科技手段,农业生产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还成功解决了劳动力紧张的难题,人力成本变得更低。1架无人机解放的是几十双、上百双手。”

庞荣华无法停下脚步。今年,他还申请加入了天台县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利用无人机保障该县重大公共区域病虫害防治工作,这场由智能装备带来的农业生产新变化正牵引着他走进一片更加广袤的“田野”。“或许在未来的农田、果园、林场里,只有各种机械在‘劳作’,农民们可以坐在干净凉快的监控室里,喝茶、聊天、休息,畅想好收成……”

标签: 无人机;植保;农业生产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