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国家级荣誉+1!一起探寻大陈岛诸湾的“美丽秘诀”
2025年02月07日 来源: 浙江在线 共享联盟·台州 盛鸥鸥

近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公布了第三批11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名单,大陈岛诸湾榜上有名,成为全省唯一获评的优秀案例。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此时,凭借资源禀赋与生动实践获此殊荣,既是对大陈岛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共生共荣的肯定,也是对其继续坚定秉持“两山”理念阔步前行的鼓劲。

共享联盟·台州 孙金标 摄

冈峦起伏、浪涛澎湃,齐抓共管、成效显著,大陈岛诸湾究竟藏着哪些“美丽秘诀”?生产、生活与生态缘何能在这里相得益彰?

“大陈岛是闪耀在台州湾畔充满传奇色彩和红色记忆的‘东海明珠’,生态优势是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竞争力。”大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蒋瑛说,“我们系统谋划‘零碳岛’体系建设,通过能耗双控、降碳减污、修复保护等举措,努力打造‘水清滩净、渔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走出了一条生态资源变现的海岛共富新路子。”

为海洋减塑,为养殖增效

沿着下大陈岛环岛赏景,你可能会在某个海边礁石或船上,看到“小蓝之家”经营户黄海宾和他的搭档们,正认真地清理海洋垃圾。

1964年出生的黄海宾曾是一名渔民,转产转业后加入到守护山林与海湾的队伍中。这些年来,清理塑料瓶、泡沫板等海洋垃圾成为了他的主业。

在大陈岛土生土长,黄海宾对这片海湾感情深厚,于是他不怕脏累、无惧险阻,全力以赴清理垃圾,一心一意守护家园。

“‘小蓝之家’是海洋污染物收集存放站点,其承载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荣获了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大陈镇副镇长叶力帆说,作为发源地,大陈岛的海岸线环境也迎来了蜕变。

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让产自这里的黄鱼、贻贝等声名远扬。据悉,2023年大陈岛诸湾水质优良率为93.9%,较前3年均值上升36.4%,海域水质明显提升。

养了十余年贻贝的项爱琴常年与海打交道,她的养殖基地位于浪通门附近。“以前,经常有塑料瓶、泡沫板等垃圾随着海水漂进来,不仅看起来脏乱,要是遇到锋利的毛竹等垃圾,养殖的网衣都有可能被冲破。”

海洋垃圾的减少,消除了项爱琴的烦恼。前段时间,她的台州市椒江爱琴海水产专业合作社,还获得了由椒江农商银行授信的全市首笔碳汇金融贷款“椒蓝贷”。

碳汇交易的成功实践,实现了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效转换,以“真金白银”惠及每位参与者。拍卖所得部分留存“蓝碳惠民共富基金”,用于保护海洋生态,畅通了治理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为海岸增彩、为青山添绿

通讯员 金涛 摄

一提到海岛,很多人就会联想到沙滩踏浪。然而,大陈岛的大部分海岸线是基岩岸线,礁石林立、雄奇险幽,砂质岸线显得尤为珍贵。

如今,每到旅游旺季,丁勾头、梅花湾西侧、土地堂等岸段的沙滩,便成为游客亲近大海的网红打卡地。这得益于2022年完工的砂质岸线修复工程,填补了大陈岛上没有休闲沙滩的空白,也为美丽海湾增添了更多的人气与记忆。

“不同于丁勾头、土地堂沙滩区域的天然U型湾,梅花湾西侧岸段的沙滩是敞开式的,海浪的长久冲刷可能会导致海砂流失。”浙江大陈岛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前期部副经理张鹏说,为此,该岸段施工时,除了利用现有的礁石群为掩护外,还在前沿位置打造了仿礁石的防护提,以提高修复沙滩的稳定性。

海岛的底蕴与魅力,不止于蔚蓝海洋的深邃与洁净,还有层峦叠嶂的辽阔壮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背后,有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

大陈海域共投放人工鱼礁426座,规模达10.5万立方米,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增殖放流的大范围开展,持续撒播的鱼苗、蟹苗、海带苗、贝种等,进一步修复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了海洋生物多样性。

大陈岛也是野生动物的栖息乐园,目前有20多种鸟类及梅花鹿等野生动物在此栖息繁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6种。如果来上大陈岛游玩,除了可以零距离感受乌沙头绝壁栈道的气势磅礴外,还有机会偶遇玩耍觅食、互相追逐的野生梅花鹿。

此外,大陈岛还聚焦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开展了彩色林培育、千亩碳汇示范林建设等工程,恢复植被96公顷,森林覆盖率超60%。据悉,今年还将实施退化林修复100亩和森林质量提升955亩。

为旅游提质,为发展赋能

玻璃和墙壁贴上了各式各样的福字,门外的树也挂满了红彤彤的小灯笼……早在辞旧迎新之际,陈彬彬就把自己的民宿装扮一新。

坚信海岛旅游永远不会冷清的陈彬彬,10年前回岛发展,从父亲手中接过上世纪90年代开业的碧海山庄。经过这些年的奋斗,如今他在大陈岛经营着3家民宿。

去年新开业的那海,是其中最为高端的,投资1200万元,共有18间客房。选址土地堂时,陈彬彬看中了这里视野开阔和有沙滩加持。“游客来海岛,肯定想与海亲近,沙滩为民宿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流量与黏性。”

令大家惊喜的是,岛上养殖、旅游等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未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反而实现了降碳减污。原来,大陈岛实施了全电养殖、全电民宿、全电景区、全电交通等项目特色,引导海岛生产、生活方式向低碳清洁转型。

此外,还建成2个垃圾生态处理中心、21座智慧垃圾分类亭,资源化利用全岛垃圾;加快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改造,将回收中水用于森林消防、居民冲厕、道路保洁、绿化浇灌等。

与此同时,该镇搭建的“双碳”大陈数字化平台,实现了海岛碳源碳汇全时域、全空间感知。根据2023年在全省率先获得的温室气体核查证书显示,全岛全年碳减排达3万多吨。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正是基于全方位的关注、多维度的推进,融合一项项创新探索、一次次实践接力,大陈岛以“绿”执笔绘就了“零碳”蓝图、续写了垦荒传奇。“东海明珠”的愈加熠熠生辉,也印证了此次国家级荣誉的实至名归。

标签: 东海明珠;大陈岛;海岛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