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年俗,玉环人最灿烂的风花雪月
2025年01月27日 来源: 玉环发布

喝了腊八粥后,台州玉环岛上空弥漫的“年味”越来越浓了。

春节,是中华民族集祈福、庆贺、娱乐于一体的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蕴含着社会、家庭、伦理及情感寄托的文化。俗话说,“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玉环作为一个移民岛县,拥有多语言、多文化的几个族群,县境南北过年习俗并不完全相同。以漩门港为界,港北的以太平(温岭)祖为主,呈现江南农耕文化;而港南以瓯祖、闽祖为主,凸现特有的渔耕文化。

做年糕、贴春联、放鞭炮、挂灯笼是节日喜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把节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烈、更加美好。

年糕其实是极普通的家常食品,年糕谐音“年高”,清诗有云:“人心都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藉以祈岁谂。”故年糕备受玉环岛民众喜爱。记得小时,每逢腊月,家住港北沙门镇的小舅父,与村里的一帮相好组成“年糕班”,在他家的园子里搭台筑灶做年糕。一锅锅的米粉蒸熟了,翻倒在石捣臼中,两人对立,举石捣碓反复砸捣。一人坐在石臼边,随着捣碓头的起落间隙,不慌不忙地翻动糕坯,间或双手蘸水,往捣碓头抹一把,使糕坯不至被黏沾,直捣透捣韧为止。

一家家挑着糕粉排队,灶膛中的旺火燃遍了每一家。前一家的年糕成了,扯一块“糕头”下来分发,都是乡里乡亲的,先吃个新鲜,那里还分彼此呢!

做好了糕头,三牡米鸡和糕元宝是必捏的,这些是用来谢年和拜土地的。三牡米鸡包括鸡头、猪脚、猪头。好手艺的老司会借其中的空闲,做“糕人糕马” 让孩子们去把玩。扯一块糕料,揉捏一阵,插一根竹筷,做成了生肖动物,眼睛是用火柴头代替,活灵活现。如做龙、麒麟等,还得用剪刀一刀刀剪出鳞来。

每年寒假,我必到外婆家,举着米塑动物,穿梭在熊熊的灶火与氤氲的米香中,“乐不思蜀”。

后来机器做糕代替了手工。现在人们图省力,上超市一买了之。糕棚的炊烟消失了,留下的却是一丝遗憾。

渔乡少不了在船上祭海神

家家户户抢着好天气,都开始从里到外打扫干净,争取在立春前谢年。谢年是一种古老的风俗,顾名思义是一种感谢、拜谢年的祭神活动。感谢天地保佑一家又平安度过了一年,并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团团圆圆、风调雨顺、年年平安、岁岁有余。谢年得选择黄道吉日,时间多选在早潮后平潮前,取义“财源高涨,生活节节高。”谢年多在凌晨早潮,孩提时的我总想看谢年仪式,可一觉醒来已是太阳一杆高。

在城里工作后,发现港南人家谢年,总挑着猪头、鸡、鱼等物品,走动在镇上所有大小庙宇间,说是拜谢各路神仙在一年的护佑与祈求来年的福祉。当然,渔乡少不了在船上祭海神。猎猎红旗中,爆竹声声。

港南的鱼面与港北的糕点

进入腊月,当你漫步在渔乡石板路,总会听到面扙敲击的声音,那是港南渔家女在敲鱼面。似乎催发年的脚步,令人兴奋,又使人归心似箭。听说除夕夜团圆饭后,坎门渔家在船上守岁的,将锚索收进一仞,称“进一步”。

农历正月初一清晨,在没有放开门炮之前,家家户户得先拜天地,用的是茶水、五果及糕点。那些精致的点心,最早是从港北传之港南的。最近,我回到楚门老家,漫步老街上,只见几家糕点铺,已摆出几十种的糕点。这些糕点中,有不少品种被赋予了吉祥的文化内涵,如连环糕象征万事如意,桂花糕、芝麻糕都有步步高升的兆彩,双钱糕寓福寿双全之意,名字带“枣”的糕点,则祝早生贵子。可是,传统糕点在西式糕点的冲击下,日渐式微,但人们的味蕾早埋下了基因,糕点的赏味在年关,自然少不了带回些。

七乡八岙都有龙灯

港南闽籍和瓯籍人初二就出门走亲访友了,俗称“拜岁”。港北人以初二、初三为“白日子”,过去一般不串门,年前有丧事的人家,重设灵座,接戚友携纸烛奠祭,称为“接纸”。楚门人则初二有上坟习俗,这天,楚门南山上“纸灰飞作白蝴蝶”。港北人在初四始串亲访友拜新年,一般至初八止,俗称“上八”。

春节间,最有看头的当然是舞龙。港南乡间遍兴舞龙、鱼灯、马灯、车板龙灯。清代《玉环厅志·风俗》记述:“里社各制龙灯,鸣锣击鼓,旋绕为盛。”可见玉环岛上的龙灯滚舞历史悠久。

自玉环设厅以降,县衙门便在县前村,此村的龙灯以出身名门为最显贵。舞龙以坎门渔区最盛行,钓艚“花龙”最出名,传为戚家军抗倭时的遗俗,至今不衰。鱼龙混舞、龙拼字则是坎门的独创。舞龙本是男人的专利,历来女人难沾边。现打破千年习俗,组合起女子舞龙队,这更是坎门渔区文化的一大特色。

春节始,天天能听到港南大街小巷鼓乐喧天,龙鳞熠烁。龙灯队若进户进企业,必先行“放帖”,各家备茶点,焚香点烛以迎。龙灯到后,手提“令”灯者进入中堂,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类的颂赞词,把原先系在龙头上的红布解下,钉在这家门楣上,称为“换红”。然后,龙灯队就为之舞上一场,受者要送红包以答谢。

港北鲜有舞龙习俗,但也有娱乐载体。如清港茶头村 “八獌”灯舞,又称“八兽”,依次为:麒麟、狮子、拉(懒)豺、雷公兽、独角兽、倒鼻兽、四勿兽、老虎。是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八大神兽,主要活动在港北一带。楚门铁梗游艺活动,在清末民初已盛行,具有较明显的杂技元素。铁梗的内容一般取材于《大闹天宫》、《龙凤呈祥》、《杨家将》等神话和历史故事,并给予特定的人物造型。扮演者通常选用相貌俊秀的孩童,施以彩妆,穿以战袍、彩衣,并把扮演者用彩带固定在骨架上。过去由四名壮汉抬得铁梗,现由小型货车替代,各村居(社区)组成的铁梗队不断扩大,场面蔚为壮观,这些美好都曾使我感动。

当下,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变迁,时间的车轮将传统佳节日益磨损,让许多人总觉得“年味”不足。新桃换旧符,文化与情感是最厚实的根基。我们从这个最传统的节日开始吧,从物化中、陋习中抽身,不断筛滤生活的品质,春节才会过出个性来、过出新意来。

“蓬莱清浅在人间,海上千春住玉环。”过年始终是玉环海岛人最灿烂的风花雪月。

标签: 玉环岛;舞龙;渔乡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