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台州频道1月8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周迎晨)1月5日上午,临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和宣传临海社会事业领域人才政策。
关于“人才政策”,未来,临海还会有哪些大动作?
跟着小编一起走进发布会现场~
本次发布会邀请临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主任陈巍向媒体介绍《关于加强社会事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的有关情况,之后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市民比较关注的政策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2017年9月份,临海市出台《打造最优人才生态激发创业创新活力三十三条意见》,专门新增社会事业人才引育方面政策条款。人才新政出台后,临海迅速启动社会事业领域人才政策的起草工作,针对当前临海市社会事业领域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着眼临海“十三五”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内育外引”为核心,以“引进急需人才、用好现有人才、留住本地人才”为主要内容,加大引才力度,强化梯次培养,健全激励机制,于2017年12月28日,制定出台了临海市《关于加强社会事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最大限度吸引和培育各类社会事业领域人才,为临海市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特色亮点
临海市社会事业领域人才政策在参照台州市《关于加强社会事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的基础上,结合临海市工作实际,进行了适当调整,共三部分16条举措。相较于台州市社会事业领域人才政策,临海市政策主要有四方面特色亮点:
在人才引进方面,更加突出紧缺导向。着重引进符合临海市需求的紧缺型、实用型人才,放宽了认定条件,取消了必须具备高级职称或博士研究生学历的限制;专门制定临海临海市社会事业领域紧缺岗位人才目录,根据紧缺程度分为三类,给予最高10万元的安家补贴和最高50万元的房票补贴,其中首次把新闻传媒人才纳入目录范围。同时,提高了入选台州市“500精英计划”长期项目人才房票补贴额度至最高220万元。
在人才培育方面,更加突出梯队培养。充分发挥市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传帮带”作用,将工作经费提高至最高30万元,并调整了工作室领衔人工作补贴及年度考核奖励。同时,对获得台州市级(含)以上人才称号或人才培养工程的,按不同层次分别给予个人、所在单位最高100万元奖励,真正让社会事业人才工作得到尊重和认同。
在人才使用方面,更加突出成果激励。新增成果类奖励措施,对在本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和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团队),主要包括各类竞赛奖项,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新设立名师名校长履职奖,实施更为严格的考核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名师名校长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在留住人才方面,更加突出服务保障。推行奖励年金制度,每年遴选一批优秀社会事业人才给予最高80万元的补充养老保险;扩大临海市“绿卡”享受范围,将符合要求的紧缺人才纳入“绿卡”管理,享受医疗保健、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优惠待遇和便捷服务,让人才能够扎根临海、贡献力量。
发布会现场问答
记者: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感受到了临海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发展的重视,我们想更具体的了解下,这次出台的《关于加强社会事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在保障教育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简要介绍一下。
临海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先德:这次,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社会事业人才政策,对教育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扶持和补助力度很大,主要表现两大方面:
一是人才引进方面,加大了引进教育高层次人才力度,重点引进: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功勋教师、全国技术能手、省特级教师等。政策对引进这些人才在购房房票补贴、安家补贴及用人单位等方面的扶持奖励都做了明确规定。
二是对在职优秀人才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突出成果和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
1、对新获得的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特级教师的个人及所在单位给予最高100万奖励。
2、为稳定教育优秀人才,鼓励优秀人才对其他教师的培养培训,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的引领辐射作用,提高了人才履职奖励标准。对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业绩的临海市名师名校长、台州市名教师名校长和省特级教师每年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年度考核优秀的工作室领衔人奖励2万元。
对奥赛指导教师、科技创新指导教师、职业技能指导师、体育项目主教练获得国际、国家各级各类奖项的,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
社会事业人才政策突出了顶层设计和体系规划,明确了全市社会事业领域人才工作的方向。我们教育局将严格按照政策,一条一条的对照梳理,制定具体可行的落实方案,确保责任落地、政策落地。
记者:近年来,临海市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不少成绩,目前卫生人才的状况如何?市委市政府人才新政的出台,对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会起到哪些作用?
临海市卫计局局长王荣杰:市十四届一次党代会提出,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建设健康中国示范区,这为临海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市委、市政府将在近期召开全市卫生和健康大会,这次又出台了加强社会事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是临海市打造健康中国示范区,全力推进健康临海建设的有力举措,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卫生健康事业的高度重视,把人民健康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临海市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但在卫生人才队伍特别是高层次卫技人才队伍建设跟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人才的缺乏导致医学学科能力不强,急症、肿瘤、心血管、老年、儿科、妇产科、医学影像等专科尤为薄弱。
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社会事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的出台,为临海市卫生事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卫生事业人才匮乏的现状,对加快健康临海建设,对提高临海市人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正在制定的“临海市社会事业领域紧缺岗位人才目录”的卫生人才分为三类,对硕士、博士或具有高级职称的引进人才,对符合紧缺条件的给予最高50万元房票补贴和10万元安家补助。对在职的卫生人才如果取得突出成果的也要予以重奖。近日,我们已与4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任医师达成引进协议,根据最新政策,最高将一次性获得40万元的奖励(房票补贴30万元,安家补贴10万元)。
这次人才新政的出台,为临海市实施健康英才计划大开绿灯,为引进高层次卫技人才开通了非常广阔的绿色通道。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临海市的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好,为推进健康临海建设,为提高临海市人民的健康水平作出新贡献!
记者:临海正在建设文化强市、文化临海,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考虑?
临海市文广新局局长苏小锐:临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要建设文化强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推动临海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必须大力加强以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为主体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临海市亟需文艺创作、文化研究、戏曲表演、古籍修复、文物修复、文物陈列、展览设计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期待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或具有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加入到临海文化建设中来,为临海文化发展贡献力量。我们将为各类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创造良好条件。
1、实施“文化名家计划”。完善名家工作室制度,对被认定为临海市名家工作室的,周期内给予最高30万元工作经费;对被认定为台州市名家工作室的,在享受台州市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一次性再给予10万元配套奖励。
2、鼓励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每年安排经费,对出版著作、参加国际重要学术交流活动的,或参加国际性、全国性展演、汇演、比赛活动的人才给予资助。
3、完善人才生活保障。在住房、奖励年金、医疗保健、配偶就业等方面提供服务保障。
记者:我们社会事业人才引进后,有什么后续保障?
临海市人社局局长金如文:临海市社会事业高层次人才政策的出台,必将为社会事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人力社保部门作为服务人才的主要部门,我们将秉持“店小二"式的服务理念,主动为社会事业各类人才在“绿卡"办理、社保接转、人才公寓申请等各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高效执行市委市政府的人才政策,尽力激发各层次人才创业创新的活力,努力让临海成为人才生态最优县域。
这次出台的社会事业人才政策,是临海市继“人才新政三十三条”出台之后,又一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才制度创新,也是临海市人才政策体制改革的重要补充。通过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能够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在临海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实现创业创新梦想,为建设活力品质幸福临海作出更大贡献。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