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邮政储蓄邮政储蓄台州支行农业银行台州支行
新闻热线:0576-88106106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新闻  >  台秀
一支画笔勾乡愁 | 他们,为保护古村落而用画呐喊
2017年12月19日 来源: 浙江在线    见习记者 杨群
【摘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穿越了近半个世纪,很多人还是会被余光中的《乡愁》打动。在外游子无论身在何处,心底对家乡都有着一丝牵挂。然而,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年轻劳动力纷纷外涌,小时候随处可见的古村落正在逐渐走向衰落。

  三门岔坑村民居夏克梁作品水彩马克笔画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12月19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杨群)“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穿越了近半个世纪,很多人还是会被余光中的《乡愁》打动。

  在外游子无论身在何处,心底对家乡都有着一丝牵挂。然而,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年轻劳动力纷纷外涌,小时候随处可见的古村落正在逐渐走向衰落。

  12月15日,作为国内马克笔画的先锋人物,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夏克梁带领“边走边画”写生团队,进驻三门为当地的古村落作画。

  用一支画笔让古村古宅永远定格,也让更多人通过他们的画作,忆起儿时的故事,唤醒封存的乡愁,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古村落、保护古村落,这是发自夏克梁内心最深处的愿望。

  “边走边画”写生团队在三门古村作画李国胜摄

  一支画笔勾起莼鲈之思

  12月的清晨,寒风凛凛。踩着一地厚厚落叶发出的“咔嚓咔嚓”声,夏克梁和他的队员们带着画板画纸,在三门县横渡镇桥头村寻找合适的角度开始写生。

  桥头村距离三门县城30多公里,因一座古桥而得名。200年的朴树,500年的樟树,村里常年在参天古树荫庇下。这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依山傍水,从平地到半山腰,依稀能看出往昔的古宅依地势而建,层层递进,错落有致。如今,这些古宅早已荒废多时。隆冬的日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投射在石墙上,斑驳的纹路清晰可见。

  在一处破败不堪的老屋前,一堵外墙早已倒塌,梁柱摇摇欲坠,但透过杂草,还能见到石头砌成的柴灶、烟囱,这里或许也曾伴随着鸡鸣狗吠,炊烟袅袅。

  看着一片断壁残垣爬满了青苔,夏克梁忍不住扼腕叹息:“十多年来,走过大江南北,看了不少古村落,与其他木结构为主的民居相比,这里的古宅大多是石头垒砌,非常独特。”

  说着,夏克梁摆好姿势,对着破旧的石屋开始作画,一笔一划,细腻地勾勒着……

  三门桥头村民居夏克梁作品水彩马克笔画

  夏克梁擅长钢笔速写和马克笔画,这类硬笔非常适合表现古民居的样态,能带来更强的视觉冲击力。但下笔之后不能涂改,作画中,夏克梁格外认真,画几笔停下,从上百支笔中再挑选其他颜色的笔,往往完成一幅画,手上都是笔墨。

  到了正午时分,坐了两三个小时的夏克梁站起来抖了抖快要冻僵的身体,而原本毫无生气的石屋,却跃然纸上,仿佛“活”了过来。

  熟悉的人介绍说,夏克梁会把画作制成台历、笔记本、T恤等衍生产品,并出版相关画册,所得稿费全部捐赠,作为古村落保护的经费。“许多人看了后惊呼,这就是自己小时候居住的地方。我们的擅长是画画,也就希望能让大家通过这一幅幅画,勾起被遗落的乡愁。”他这样说。

  团员们现场学习夏克梁作画技巧李国胜摄

  一支队伍记录无限乡愁

  为了完成这样的愿望,2015年夏克梁创立了“边走边画”写生团队,来自五湖四海的艺术工作者和绘画爱好者纷纷参与,他们的脚步,到过河北太行山区英谈古寨、福建三明桂峰村等。

  今年夏天,团队第一次“画到浙江”,来到丽水松阳沿坑岭头村。“松阳古村是活的,她充满自然的生活气息,这非常难得。”夏克梁认为,保护古村落是艰难的一个课题,有人气才是保护古村的关键所在。

  古村的深夜伸手不见五指,在村旁的三门山海写生基地里,“边走边画”写生团队正在挑灯夜战。

  三门桥头村古树古桥老猪作品钢笔+彩铅画

  这次由10人组成的团队,来自山东、安徽、河南、湖南等地。这是鲍尧君第三次来到横渡镇写生,每次来都感觉意犹未尽。有一次,他走进岩下村一个历史悠久的四合院,里面飘出上世纪90年代的流行歌曲,他猛然忆起年轻时,曾在这样的老房子听过相同的歌曲。“白驹过隙,时间再也回不去,我就把院子画下来,留住一份念想。”

  鲍尧君画过这里的古村、古宅、古桥和古树,在他的画笔下,那些沧桑的建筑仿佛恢复了往日的生命力。“看着这些古村里的老宅,边画边想,以前这里肯定是欢声笑语,只不过现在人去楼空,希望今后能恢复往日的活力。”

  学建筑出身的王夏露,兴致十足地研究起了建筑形态:“特别喜欢古时的房屋,不仅有历史感,还有地域性,像桥头村都是一长排朝南的布局,我刚才在后山看到了许多大块的岩石,可以看出是就地取材。”

  地道的北方大汉孟现凯,头一次体会到江南严冬那种无孔不入的湿冷,被冻得不行。“原来你们这里也要穿羽绒服的!”尽管冷风刺骨,他欣赏古村的脚步从未停下。

  三门青蟹鲍尧君作品水彩画

  除了古村落,舌尖上的三门也令一行人大呼过瘾。在这个东海“黄金滩”边,他们品尝了三门青蟹、梭子蟹、牡蛎等美味佳肴。当晚,土生土长的湘妹子王玮璐临时兴起,画起了皮皮虾、青蟹。她俏皮地对记者说:“写生结束后,要交作业,这就是我的作业啦。”

  皮皮虾王玮璐作品酒精马克笔画

  一座古村重焕勃勃生机

  为期三天的写生,很快到了尾声。当收起画板,背起行囊走出古村时,83岁的桥头村村民王桂花站在村口,依依不舍地目送夏克梁一行人。“感谢他们来这里画画,把我们村宣传出去,这样来的人就会更多,人多了,村子就会建得更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心里充满感激的还有三门山海写生基地负责人、在杭乡贤毛玲君。写生基地于今年10月开始试运营,接待全国各高校、画室等艺术类学生来三门古村、港口写生。这次迎来的大咖,令人喜出望外。“我一直跟着写生团队穿梭于各个古村落,观察他们的写生方式,他们提议可以把横渡镇、花桥镇这些古村落串联起来,做个写生地图,这对我们来说很有启发性。”

  三门桥头村老屋唐靖作品钢笔速写

  “从2005年开始,三门就致力于保护古村落。”三门县文广新局局长陈钱明介绍,三门历来高度重视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尤其是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来,更是重视古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努力确保古村“古而不破”、“古而不臭”、“古而不脏”,推进古村露天粪坑整治,实现公厕全覆盖,全面整治门前屋后乱堆乱放、古村范围乱贴乱画,树立“人人都是保洁员”意识。

  夏克梁和“边走边画”写生团队成员还很高兴地了解到,三门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东屏、岩下、桥头等古村进行大规模修复,并完善防虫、防火、防雷等措施。充分挖掘岩下古村地形风貌、“串楼”建筑、“灰雕”装饰、多形态“金井”等特色文化,将岩下打造成“屋为日,地为月,井为星,紫微照北斗”的星象古村;挖掘近代抗倭历史名人典故、古井传说等文化素材,打造了“海防文化第一村”东屏村,展示明清两朝古建筑风貌特色。

  三门岩下村民居李国胜作品钢笔速写

  其中三门县东屏村,还创新提出菜单式修缮及出资,有效解决了古建产权问题。在东屏经验的基础上,岩下村实行产权折算入股的形式,按照房屋的规格、完好情况等折算成股份入村集体账户,以后的开发使用等由村集体统一协调解决,进一步方便了后续的修缮以及开发利用。

  三门岩下村民居王夏露作品钢笔速写

  古村落保护与利用,道阻且长。但是每一点的改变与提升,都是前进路上的熠熠星光。夏克梁和“边走边画”写生团队成员的心里,都始终坚信着这一点。

  屋檐下的吊兰宋子良作品钢笔速写

  三门岩下村民居张孟云作品水彩画

  三门岔坑村民居生活用具孟现凯作品钢笔+马克笔画

  三门桥头村民居鲍尧君作品钢笔淡彩画

标签: 一支 画笔 乡愁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