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台州频道12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徐子渊 罗亚妮)12月17日,首届“寻找最美家乡河”大型主题活动在西安正式揭晓,浙江仙居的永安溪以最高分被评为中国“最美家乡河”,成为浙江唯一获此殊荣的河流。仙居县委书记林虹参加了颁奖晚会,并上台领奖,台州市水利局局长李起福、副县长滕新生参加晚会。
来听听林虹书记在现场都说了什么
↓↓↓
“我是浙江永安溪的总河长,仙居的县委书记,我叫林虹。今天我代表五十多万仙居的父老乡亲来领“最美家乡河”的荣誉,感到非常的荣幸。同时,我也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我们的永安溪碧水连天,滩林茂密,山水共荣,人水和谐。
永安溪最大的符号就是沿着溪将近两百多公里的永安溪绿道。走在绿道上,您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画美景。守护好我们的母亲河,是每一个仙居人民非常光荣的使命。
我们接下来将以获评“最美家乡河”为起点,以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为指引,进一步深化仙居在浙江最先打响的“河长制”的做法,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让永安溪这条生态之河、文化之河、发展之河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芒,更加有魅力更加有活力。
在这里,我要真诚地邀请大家到我们大美永安溪来游诗画永安溪,来登壮美神仙居,骑行中国最美的绿道,品尝绿色有机美食,做快乐逍遥神仙。”
吹响全面治理和保护永安溪的号角
永安溪是仙居的“母亲河”,西起安岭,东下椒江,横贯仙居全境,全长141公里,流域面积2702平方公里,是浙江八大水系之——椒江的源头,被誉为浙江省颜值最高的河流,没有多余的人工痕迹,自然是它最美的底色。水里有成群的鱼虾,水上有结伴的水鸟。
永安溪被国内专家喻为“幽谷溪流、清澈见底、终年不枯”,据水质专家分析,可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永安溪是目前华东地区保留最完好的原生态河道,拥有大北地溪、茶溪、韦羌溪、石壁、木口湖等3万多亩天然滩林湿地,类型丰富,生态系统多样,一年四季色彩变化万端,既有大森林气派,又有北欧森林风光。
随着仙居经济社会的发展,永安溪也曾一度遭受污染和破坏,也引起了仙居全县上下的高度关注。仙居县历次人代会上,人大代表更是接连提出议案和建议,要求治理的呼声非常强烈。县人大常委会为此相继专门作出永安溪保护治理以及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决议,并对此进行长期跟踪调查监督。
2012年7月,县人大常委会还首次启用专题询问,对永安溪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开展监督。代表们围绕城乡垃圾处理、河道采制砂等18个突出问题,与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询问。
“力争通过5至10年努力,将永安溪打造成为‘山水共融、人水和谐’的生态之河、人文之河、休闲之河。”面对代表的询问,时任仙居县长的林虹掷地有声地回答。
痛定思痛,仙居经过反复考察调研和结合永安溪实际,提出“打造柔美永安溪,建设中国山水画城市”的构想,从此吹响了全面综合治理和保护永安溪的号角。
永安溪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
管理和保护两手抓
仙居一方面对采砂管理采取两手抓,一手抓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编制出台了《仙居县河道疏浚与采制砂规划》,确保永安溪流域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利用;一手抓宣传引导和严厉打击相结合,确保永安溪采砂步入正常轨道。
另一方面以保护恢复永安溪自然滩林为目标,对河道采砂遗留的砂石堆、深水潭进行平整,把永安溪河床的面貌恢复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水平。仅去年一年就平整永安溪河滩深水潭700多个。
在全国率先实施“河长制”和“全域农村人畜分离”
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好母亲河,2012年,仙居在全国率先实施“河长制”,由县长担任了永安溪总河长,乡镇长担任中河长,村主任担任小河长,“河长制”的作法,于2014年和2016年向浙江全省和全国推广。
同时,仙居率先在全国县一级实施“全域农村人畜分离”,拆除了村居内房前屋后的猪圈牛栏,在村外集中建生态养殖小区,有效杜绝了农村养殖污水直排入河。
悠悠绿道串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近年来,仙居还依托永安溪良好的生态资源,高起点谋划永安溪绿道综合开发,投资1.75亿元,修建了长达200公里的绿道,沿线串联起了仙居大部分自然与人文景观点,不但为人们提供舒适旅居环境,也为植物生长和动物繁衍栖息提供了空间,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绿道串联起两岸无数绝美的自然风光,国家5A级风景区神仙居,奇峰异石,飞瀑湍流,是全球火山流纹岩地质遗迹的典型,公盂景区被誉为华东香格里拉,200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包罗万象,一路原生态的青山绿水,令游人流连忘返。
优美的风光,良好的生态,吸引了大量的剧组来这里拍摄,这里成为了《花千骨》《武媚娘传奇》《霍元甲》等200多部热播影视作品的外景地。
12月18日,浙江日报专版报道永安溪。
仙居的永安溪,装下了一个四季。
酥人的冬日,踏过薄霜铺地的林子,置身于永安溪这一处风光,寻觅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体会那微细的春信。或是在初春拂面之际,在永安溪静听光阴流过的声音,大自然的优美、宁静,不期然地浸润了你的性灵。
在初夏阳光渐暖时,永安溪绿如丝绦,撑起一根长竿,只轻轻的,不经心的往波心里一点,竹筏似翠条鱼般向前滑去。亦或是在初秋的黄昏,近着新月的微光,鱼群的唼喋声在耳边轻跳,望水流静静远去。
如今,这个装下四季的永安溪,又荣获全国“最美家乡河”的称号。未来,永安溪继续装着四季美景,还装载着仙人居住之地的梦想和期盼静静流淌。
万年哺育,它流淌的是历史
在仙居,永安溪有四季的美景,还是母亲河哺育了一方人。
她从远山流来,哺育了50万仙居人民,积淀了仙居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见证了仙居几千年的发展历程。
1万多年前,灵江流域的文明之火在永安溪畔点燃。仙居人与水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这个面积约2.5万平方米的下汤遗址,拉开了仙居远古文明的神秘面纱。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表明,新石器时代的仙居人已经脱离了深山的穴居生涯,向着平原迁移。
永安溪在仙居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也带动了经济发展,迎来送往各地的商贾。
“白帆如云云盖溪,竹排相接密如堤。”这是永安溪运输繁忙景象的写照。有史书记载,永安溪运输最繁忙时期,木船可以达到700多艘,竹筏达300多张。这种蔚为壮观的运输场面,如万马奔腾,千矢齐发。
当时的永安溪,毫无疑问是台州沿海与内陆的交通大动脉。对此,明代有位文人不无夸张地说过,永安溪水道上即便像九郎溪广业渡一样的小埠头,其吞吐货物的能力也能让河南以漕运兴旺的溱洧自叹不如。
商旅往来、货物运输。繁忙的水运为仙居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仙居旧时有许多人依托永安溪水运贩卖食盐致富。伴随盐业发达的,还有药材、布匹、桐油、硫磺、木材等贸易的繁荣。据历史记载,明朝时期,政府曾相继在城关河埠设置河泊所和通商所,收取税收,管理水运。在政府的主导下,永安溪沿岸的商贸进一步兴盛。
直到1957年,仙居至临海白水洋公路建成通车,永安溪悠久的航运历史才画上了句号。
严爱有加,它承载的是梦想
永安溪在仙居就是一个符号,提起它,就想到了这方山水美景。
而这一切,都源自于这方水土的人们给予的关心和爱护。
全省率先推行河长制、采制砂出台文件、生态修复美景维护……仙居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永安溪更好地流淌。“今年,我们结合‘无违建河道’创建工作,重点在全县范围内强势推进集中打击非法采制砂行为。”仙居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手严管治,一手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编制出台了《仙居县河道疏浚与采制砂规划》,确保永安溪流域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利用。
不管是中小河流重点县工程、永安溪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及“五水共治”的鸿篇巨制,还是绿化景观工程、水文化营造工程的精品佳作,这些都给永安溪综合治理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管理整治让永安溪愈发美艳。白沙芳甸、浅滩幽潭、鹅卵石块……褪去了“黄金水道”的光芒,永安溪散发着自己的柔美之光,尽显江南水乡之美景。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永安溪用一汪碧绿证明仙居所走的路子是正确无误的。
中国杨梅节、浙江油菜花节、台湾农民创业园、492公里的永安溪绿道网,以永安溪溪流、水库、滩林等资源为载体的旅游休闲产业,在仙乡大地上蓬勃而发。
水清云读月,江柳身半斜,鱼鸥互问答,古塔沐夕阳……百里“母亲河”串联沿途美景,努力打造一座“中国山水画城市”。寻梦之根在这里,而这里从画卷中翩翩而来……
清水绿道,它托起的是未来
被评为中国“最美家乡河”的永安溪,自有它的独特之处。
宛若绿丝带的仙居绿道,紧紧地依偎着永安溪,自成一景,相辅相成。
这条叶脉状的绿道网向着河流、小溪、山坡、树林、田野延伸,将散落在沿线的山水田园、滩林溪流、古村古镇尽数串联。漫步在永安溪绿道上,移步换景,一幅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
仙居的绿道建设,遵循着“低碳生态、以人为本、文化挖掘”的原则,依托现有道路改造,极力避免对耕地、林地和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2012年,仙居绿道开始动工,总规划492公里,目前已建成永安溪绿道、盂溪绿道、朱溪绿道以及各类乡村绿道近200公里。
打造一方绿水,构建一方美景。这张沿溪而建的绿网,还在不断建设中。从仙居水利局了解到,从2014年开始规划的两条滨水绿道都将于明年初完成建设。其中主绿道西起横溪伍都潘大桥,东至官路镇桂坑大桥,全长约26.5公里;次绿道南起淡竹乡政府,北至后应,全长约12公里。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永安溪河道生态文化建设和景观水平。
在仙居,绿道是一项被交口称赞的民生工程,尤其是当旅游从景区向全域转变时,绿道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凸显。
对于仙居来说,穿行在青山绿水间的绿道,不仅是一条生态走廊,更是一条人文之道、产业之道,它清晰地构建了仙居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脉,用绿色托起了仙居的梦想和未来。
生在仙居,推门而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诗人周晗说:“唯有山水,可以住灵魂。”永安溪水从天而降,穿山而来,孕育着依水而栖的人们,滋养着温润的灵魂。山与人,水与人,默默相对,超越山水,超越时间,这就是最美家乡河,这就是仙居。
(本文部分内容综合自仙居发布)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