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上午8点不到,天和联公司业务部、风控部等部门就紧张运转起来。当天,有3家小微企业的客户前来办理临时性转贷资金业务。
如同银行对市民的吸引力,天和联公司对当地占工业企业总数99%的中小微企业有着非同一般的“磁力”。该公司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7月底,天和联公司利用0.66亿元资金,在5年多时间里共为1000多家企业周转资金2000多笔,累计滚动帮扶总额达到87亿元。该企业也因此获评天台县服务中小微企业突出贡献奖、台州市十佳创业创新服务平台。
企业抱团帮扶,抵御经济寒流
还贷之前,浙宇公司(化名)负责人和财务主管总会出现在天和联公司。自5年前“结缘”后,浙宇公司把天和联公司当成战略合作伙伴,每年从天和联公司周转的资金总额至少在2000万元以上。
和大多数中小微企业一样,浙宇公司也是以货款还贷款来实现正常经营。然而,经常有上游企业拖欠货款,这就导致浙宇公司的资金流出现问题。该公司尝试与其他企业相互担保共渡难关,不想陷入了担保链的泥潭。
2012年春节前夕,全球笼罩在经济危机的阴霾下,随着金融部门收紧银根,几个相互担保的公司无法正常还贷续贷,浙宇公司直接受到影响,无法到位的融资成为压垮浙宇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时,该县出现类似资金链断裂现象的不在个别,形势严峻。县里连夜召开由重点企业负责人参与的会议,通报经济形势,鼓励企业家立即行动,携手共渡难关。
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企业家,天台县企业家协会会长汤友钱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一幕,他油然而生一种社会责任,萌生了由协会牵头筹措资金、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的想法。
汤友钱带头出资800万元,3天时间就发动19家重点骨干企业筹集了0.66亿元互助资金。
县里开通“绿色通道”,只用了一天时间就为天和联公司办妥了企业注册手续。在短短一周时间里,20多家获得互助资金调剂的小微企业解了一时之困,缓释了资金链断裂风险,走出经营困境。
银企合作联动,缓解信贷风险
曾有很长一个阶段,当地由于缺少融资平台,少数企业通过地下高利贷来暗中调剂资金。表面上看,这些企业的资金顺畅了,而银行为假象所蒙蔽,错误作出企业具备偿还债务能力的判断,以至于在放贷后出现呆坏账。
天和联公司的组建,恰好满足了银行“先还后贷”的要求。起初,有一些银行怕高利贷风险向其转移,视危急企业如“烫手山芋”。现在有了正规的渠道,企业真实经营情况浮出水面,银行可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减少呆坏账产生。
天和联公司的成长,伴随着阵痛的蜕变。由于经营企业互助资金缺乏可借鉴案例,天和联公司在成立初期栽了大跟斗,逾期借款一度占到互助资金的一半多。
生死存亡阶段,天和联公司加强了风险管理。对于借款的企业,该公司不再轻易“下单”,尽管借款企业“先还后贷”的时间差一般在3至5天,但他们不再掉以轻心,而是先采用金融机构的信贷措施,再根据人民银行征信报告来判断客户质量,来确定是否借款。
县里专门出面协调,明确要求县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与天和联公司建立充分互信,在续贷之后严格实行“受托支付”,确保天和联公司的帮扶资金安全。目前,全县13家银行已有12家与天和联公司有业务往来。
“这一措施相当关键。”天和联公司业务部经理许坚说,“银行在决定续贷前,会以联络函的形式,把贷款信息提前告知我们。我们据此提供帮扶资金,银行再以‘受托支付’的形式,将续贷的资金划转天和联公司的账号。”
激活“和合”元素,凝聚互助能量
作为和合文化的发祥地,天台的企业家以大胸怀彰显“和合”理念。汤有钱说:“当时我出面发起这个互助帮扶资金,正是经济形势最困难的时候,但没人跟我提一句资金回报率的话。”
政企“和合”,“清”上加“亲”。企业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设立互助帮扶资金,政府也紧密关注天和联公司的成长。为化解天和联公司的危机,该县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由县金融办牵头组织一次专题会商破解难题,并专门设立了风险补偿金。
公司内部也在“和合”协调中进一步规范运转。原先由公司负责人决定借与不借,现在一切凭制度“说话”——前期必须有风控部、业务部等部门的详细调查、严格把关、一致同意,然后再经审批程序。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该公司的借款对象不只是天台人在县内办的企业,还包括天台人在台州各地的企业、从外地银行贷款的天台本地企业、公司在天台但经营者是外地人的企业等。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