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台州频道6月7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任平 叶青)整齐的石柱栅栏高高围在水池的四周,鹅卵石堆砌的花坛上点缀着绿树红花。一波碧水在潭中缓缓流淌。三门县珠岙镇石马村的“污泥潭”,经过小微水体整治后,变身“碧水池”。
6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石马村,发现该村门前潭的水质与一个多月前看到的截然不同。发黑发臭的污泥浊水已经彻底被碧绿的池水所替代。该村村委会主任郑士俭告诉记者,自4月份,村两委班子换届后,他们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小微水体整治。
这条小微水体包括从珠岙小西湖到该村的2公里溪流,长约40米、宽约14米的门前潭,以及门前潭下游的一公里流域。整条流域治理工程包括清淤和景观打造,总投资20万元,工程完工后,还落实了专门的保洁人员,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该村村民郑高倍从5月10日开始,每天负责全流域的保洁工作。当日,只见他一手拿着一只簸箕,一手一个捕捞工具,在沿线打捞漂浮的塑料袋、树枝等。
“过去村里老百姓生活习惯不太好,往溪里乱丢垃圾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我每天总要清理一手拉车的垃圾。现在整条流域干净后,大家习惯也慢慢变好,每天清理的垃圾也相对少了许多。”郑高倍说。
“以前的门前潭就是个污泥潭,看到潭水不干净,大家索性把垃圾也随手扔潭里,不下雨的话积水就发臭,特别是夏天,臭气和蚊子绕也绕不开。”家住门前潭前方的村民黎红,在自家后门开心地说起变化,“以前后门也不想开,现在不一样了,景观造起来,环境改善了,臭气没有了,村民晚上都愿意到这边乘凉。”
石马村的“污泥潭”变身“碧水池”,是三门县小微水体整治的一个成功样本。该县从“发现、明责、治理、监督”4个层面入手,摸索出手绘水情图、特制测量尺等治水“剿劣”24式工作法,全面铺开劣V类小微水体销号工作。
该工作得到了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兵的批示肯定。截至目前,该县对排摸出的75条劣V类小微水体,投入资金约2100万元进行改造,已经完成改造31条,其他均在收尾阶段,共清淤30万方,清理河道41.3公里,拆违8.65万平方米。
原标题: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