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西城街道有四个村名前缀字为“半洋”,后缀字分别以姓命名,有如古时自封的“土诸侯”。具体为:张、洪、王、崔。属地为:半洋张、半洋洪、半洋王、半洋崔。
“洋”,表示海洋,最早这些地方濒临海洋;“半洋”,也就是一半靠海洋。台州不少地名要么跟“洋”有关,比如前洋、后洋、上洋;也有跟“屿”有关的,如鼓屿、洋屿等;另有跟“垟”字有关的,“垟”字的地名通常在山区,表示山中田地,如“上垟”等。前二者表示地理处于海洋演变成陆地中,沧海变桑田。以“姓”来组合,表示最早的拓荒“臣民”来自其姓一族,渐渐人丁兴旺。
年前,记者骑电瓶车对四个半洋村进行探访——
记者陈剑文/图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这四个村,属于红旗公社,这是大跃进公社化的产物,后来这些村划归黄岩西城街道了。早先,在与半洋张邻近的罗家汇村,还建有红旗公社大会堂,我小时候常步行到那里看电影。这天,我听半洋张的一位老伯说,这所大会堂给拆了。
城区的地盘在扩展中,半洋张村是四个半洋村离城最近的,所剩田地已不多了,村里建起了新农村住宅群。这里有条驿道,至今仍在,不过从硬泥路改成水泥路了,也加大了宽度。
向南通向院桥,此村挨在沈海高速公路旁,行人需从高架桥下经过,开有多个桥洞。半洋张的村办公楼在桥的东头,跟城区连接;桥西才是村的“大本营”,村民主要住在新居中。
我看到村前有一口好大的水塘,建有水泥条石,一位七十来岁的张老伯告诉我,本来这里用来建老爷殿(庙宇),现在改规划了。我沿着桥边的西辅助道走到临水的河岸,有两株长得葱郁的大树,张老伯说,这是樟树,有七八十岁了,他小时候常在樟树下玩耍。
听说,半洋张村被称为“糕点之乡”,老辈子几乎都会做四时八节的糕点,三月乌饭麻糍,五月洋糕,九月九重阳糕,还有番薯庆糕。我曾专题采访过村民蒋华定夫妇,他俩做的年糕麻糍远近闻名,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向南数里,也就是通往院桥、高桥方向。到了半洋洪村,这里还有百米老街,路在街中过,有三五个菜摊就摆在路边。自然此名以洪姓人居多,传说始祖洪斌卿,江苏丹阳人。七世洪敦,字世勤,在宋建炎四年(1130)从丹阳迁居黄岩长泾(今西城半洋洪),为半洋洪氏始迁祖。十九世洪德明于元末至正年间(1341-1368)从长泾迁居洪家小板桥。其中一位名人叫洪陆东(1893-1976),任民国司法行政部政务次长兼代部长,中央监察委员等职,登《黄岩志》人名录。
此村临了西官河段,折向西江。这天,河埠头煞是热闹,差不多是几十米一埠头,全是洗衣妇,有意思的是不少埠头上方搭了遮雨棚。临河必有桥,每隔百米有座桥,南北贯通,当中有老桥,留下“散架”的旧桥墩,河岸泊有三四条小舟。遥想古人择水而成,水必是淡水,而且为有源头自西来,西即向东流的长潭水也。
半洋洪有三岔路口,折西就是通往半洋王半洋崔了。不远处,有不以村名为地名的半洋岗,岗通冈,为高起的土坡。我向西行了大约三里地,就是半洋王村了,当地一位老伯说,此村村民最早全是王姓,后来来了水库移民,姓氏混杂了。这里有两座庙,一座叫护卫庙,另一座叫杨府庙,两块牌子一个“庙子”,并列在同一殿门上。听庙里的一位老者说,原来是两村合用的。我看了下保存的一块石碑,上面记载着,护卫庙是跟唐代一位“高人”有关,而杨府庙跟另一位抗倭时期的贤士有关。村中有一株树龄150年的古樟被列为“国家三级”。这里散落着一些老民居,是砖木结构的两层楼,其中有三开间,木栅栏做的阳台;也有七八开间的,后者的田地上长出了半人高的茅草,在寒风中舞蹈。
继续向西,人烟渐渐稀少起来,田地也多起来了,乡野的气息浓了,可能此村离城较远之故,不远处,我望见阳光下的莲尖坪石大人,此村跟澄江属地的焦坑近了。
四个叫半洋的村,从海洋成陆地的扩展中,分别有四大姓的先祖迁居于此繁衍生息,人类就是这样开辟“疆土”的。
原标题: 黄岩西城有四个村叫“半洋”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