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芬达里放一片色母片,搅拌一会儿,原本橙黄色的芬达竟然褪色变成一杯“清水”……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个小视频
这是怎么回事?
芬达饮料里面色素超标了吗?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上述实验说明色母片对色素有吸附作用,但是不能因此说明饮料里的色素含量过高。
色母片是啥?
它常在洗衣过程中被用来防止不同颜色衣物混洗时被染色。也就是说,“色母片”对色素有吸附作用。
芬达里添加了色素,难道没有危害吗?
从配料表中可以看出芬达里的确添加了色素,包括日落黄和柠檬黄两种,不过正常使用的色素对人体健康是没有影响的
食品添加剂都有毒吗?恐怕是食品工业史上第一冤案!
当我们谈论食物颜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以日落黄为例,世卫组织指出,一个体重60kg的成人,在一生中每天摄入150mg以内的日落黄,都是安全的。
而按照标准,果汁(味)饮料中,日落黄的最高使用量是每千克100mg。假定饮料中添加了上限的日落黄,按照听装饮料每听330ml计算,只要不是连续每天都喝超过5听饮料,日落黄是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威胁的。
柠檬黄也是一样,基本无毒,且不会在人体内驻积,大部分都被排出了体外,少部分的代谢产物同样无毒。
所以,合格的饮料中,色素对健康是无害的!
色素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色素,如从水果中提取出的色素;还有一种是人工合成色素,就是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色素,饮料里添加的色素多为此类。
既然人工合成色素能够被吸附到色母片上,那么天然色素呢?
较真的市监菌,这就开始一场说做就做的实验,买了下面这些带颜色的水果蔬菜,开始了一些小实验……
因提取汁液的难易程度不同,我们选取了,菠菜、胡萝卜、紫甘蓝作为实验对象
以下为准备工作
紫甘蓝
实验结果:
色母片上面吸附了一些紫甘蓝中含有的色素,溶液颜色也变的略浅。
胡萝卜
实验结果:
色母片上面吸附了少量胡萝卜中含有的色素
菠菜
实验结果:
色母片上面吸附了少量菠菜中含有的色素,较胡萝卜稍多。
由实验可见,色母片对不同的天然色素吸附能力不一样。
那为什么添加色素的饮料和鲜榨果汁的实验效果不同?褪色程度有很大差别?
对此,朱毅解释,色母片的纸巾有许多的微孔和空隙,而人工合成色素的颗粒比鲜榨果汁中天然色素的颗粒更大些,更容易被吸附在色母片上,所以鲜榨果汁实验效果不如饮料那般明显。
既然芬达中的色素能被色母片吸收,那么依照这个逻辑,颜色更深的可乐会怎么样呢?
我们大致可得出这样一个实验结论:色母片对不同的人工色素的吸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不能推出色母片上面吸到的东西少,食物中含有的色素就少这样的结论。
色母片这种东西,洗洗衣服就好啦!
还有疑虑的可以买点色母片在家里做做实验哦!
另外,多喝蔬菜水果汁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高糖的饮料不建议大家多喝
再看这张图,这次仔细看看上面的营养配料表
每100ml饮料中,含有糖10.6g。一听饮料约330ml,含糖就有大约35g之多,而一瓶饮料600ml,含糖量就接近70g了。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每人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g,最好不超过25g。
喝一听饮料,摄入的糖基本就接近了上限,喝上一瓶呢?妥妥的超量了。长此以往,肥胖和随之而来的种种疾病也就离你不远了。
而对于儿童来说,这种饮料更要少喝。
儿童正处在饮食习惯的养成时期,这时让他接触了这种甜度较高的饮料,其他的天然食物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很容易让孩子养成偏食挑食的习惯。
碳酸饮料的消费提示
碳酸饮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由于碳酸饮料中富含二氧化碳,可在炎热的夏季带走体内热量,起到降温作用。
一、科学选购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分为果汁型、果味型、可乐型和其它型等几大类,国家标准《碳酸饮料(汽水)》(GB/T10792-2008)中规定果汁型碳酸饮料中果汁含量必须大于2.5%,二氧化碳气容量(20℃)不低于1.5倍。碳酸饮料一旦开封后,二氧化碳会逸出而影响饮料口感,消费者应根据需求选择不同规格的包装产品。
二、碳酸饮料不能冷冻
经冷冻后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会导致大量气体从水中析出,造成容器的压力过大。密闭的容器首先将变形,进而可能导致爆炸并发生危险。
三、碳酸饮料不可过度饮用
儿童和青少年是碳酸饮料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由于碳酸饮料一般含有约10%左右的糖分,热量高,经常喝容易造成肥胖,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因此,切不可过度偏好碳酸饮料,尤其是对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应尽量少饮用碳酸饮料。
原标题: 不能给孩子喝这个?呵呵,与其担心色素,不如预防高糖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