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 您当前的位置 :台州频道 > 新闻 > 民生 正文
葭沚老街小巷的旧时光,一代人的回忆
2016年07月29日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编辑 赵静

  引发共鸣的总是一些共通的情怀,比如旧时光里一起生活的老街,时常光顾的老店,甚至一面沧桑破败的墙垣,一块遍布青苔的石板。7月28日,《葭沚老街,小巷里的旧时光|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一文在《浙里台州》微信公众号上推出后,引发无数网友留言。

  @陶勤华:二十年前,妻子还未生孩子,我带着她穿过葭芷老街。木板门面似乎有点新,没有看到不绣钢门窗,外挂空调等现代物,石板地也规整。一时奇怪不是三五十年前的样子吗?印象最深的是黄楚卿故居石础,雕的小海生物极逼真。去年再去,街屋添了不少现代器物,但更显破旧。

  @木木纟申:葭沚老街,勾起了我太多回忆。这里有很多葭沚特有的小吃,三十年前的油煎包子,那时的馅还是油渣的。

  @小丸子有颗少女心:小时候就是在老街的宅院里长大,老街的一砖一瓦我都熟悉,宅院里小朋友都是拉帮结派的凑一堆,老街就是我们的游乐园,最喜欢在老街上疯跑追逐,小时候觉得老街好长好长,弯弯绕绕要走好久,可现在回去,老房子还在,老街还在,只是儿时的同伴已经走散了。

  @透明度@:我的老家就在老街中街小时候在老街中街长大的1张照片里的老公公就是我隔壁的邻居。

  @Grace.陈小雨:小时候无数次穿梭过老街的石板巷,有时是路过穿透它到达江边滩涂嬉戏,有时是为了理发,5元一次可以回回都不同花样,有时是为了准备开学的文具,总也不会忘记捎带好看的彩纸折成星星或者纸鹤,有时是为了过节的庆糕,刚出笼散着热气弥漫着桂花的芬芳...一晃二十载,物非人也非,只剩零星的旧石板和残烛低诉昔日的荣华~

  ……

  这里,有没有你的怀旧光阴?

  有两年半的时间,我在葭沚大转盘的写字楼上班,朝九晚五,脚步匆匆。云西路两边栽满了桂树,金秋时节,满城飘香,衣也芬芳。香带着那种山野寂静的香味,有一种禅意的清净之美,站在公交车站台上等车,微风沉醉,香落满身。

  烟火味十足

  偶尔从21楼的窗户朝外望去,一侧高楼林立,威仪寂静,莫名地有种冰冷的俯视意味,而另一侧,屋檐低矮,苍劲树木下隐着陈旧小巷,烟火味十足。像是被这栋写字楼生生地隔开了两个世界。

  那里是葭沚老街,因为处于江边,长满芦苇,从而得名。“葭”是水边芦苇的意思,“沚”是水边洼地的意思。初来乍到时,地方不熟,坐到葭沚站才下车,匆匆瞥去,很陈旧很原味的老房,楼层很底,一条斑驳的小巷蜿蜿蜒蜒,车辆驶过,尘埃飞扬,像极了《西游记》里烟雾机制造的迷雾氤氲,让人好奇巷子的尽头会是怎样的一方天地。

  寻一个周末的清晨,特意多坐一站下车,细细地端详葭沚老街。阳光柔和得恰到好处,穿过层叠的枝叶投下一个个光晕,沿街一溜儿卖早餐的,包子铺旁边挨着一家卖炒面的,还有温岭夹糕,门口横七竖八地停放着自行车或小电炉。街上人声嘈杂,摊位前老板忙忙碌碌,手脚利落地装袋,接过的钱带着汗水的咸味,刚出笼的包子腾腾的热气后,有老人咬开包子滋地吸一口汤水,露出满足的神色,有坐在大人腿上的孩子抿一口豆浆,红润的唇染上水渍,乌溜溜的眼好奇地张望……

  那是最原始的生活的气息,朴实如莲,安然绽放,或许不够精致或许微带苦涩,但那份对生活的热忱,真实地让人从心底里想要微笑。

  要了一根油条一袋豆浆信步而走,去揭开老街神秘的面纱。立于通往道头的大路旁,有一垛高大的风火砖墙,额书“家子”二字,因为宋代葭沚称“贾子”、“家子”。老街两侧分布着大透古宅,有将军第、大夫第、罗家里、老黄家、黄家、陶家、陈家、李家等大户,当年有些宅第门口竖立显耀的科举甲午石和门楣题额,彰显主人的身份和学识修养。

  打眼看去,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追逐嬉闹,巷子两侧的门前晾晒着衣服,错落地搭了水槽,偶尔传来捣衣声声,溅起的水珠在阳光下光彩夺目,一如村民淳朴的笑容,亲切得很。

  台州首富黄楚卿

  沿街的商铺一律都是长板门,葭沚曾是有名的商贸街,早在明清,这里就已是商贾云集、人文荟萃、农渔商并兴的浙中沿海名镇。每逢“集市”,卖蔬菜的,卖肉食的,卖水果的,各色各样的小贩堵塞了街道,并不宽敞的老街人满为患,水泄不通。老街至今还保留了大量的老店铺,药房、箍桶铺、理发店、钟表店、铁器店等等,这些在我们现代生活中逐渐消逝的老店铺在这里依然兴盛。老街像是落后了时代一步,这落后却弥足珍贵,保留了一代老椒江人的回忆。

  说到商业,便不得不提台州首富黄楚卿。其家族拥有众多产业,黄家盐业、黄家当铺、渔业、电灯公司等等,拥资一百万,时称“黄百万”。

  黄楚卿的宅第在葭沚下街路6号,是葭沚当时最繁华的地方。这是一片西洋风格的花园豪宅,民国初年建,三透院落连附屋大小120余间。宅院经岁月洗礼而斑驳破损,却难以掩饰当年的风采。

  现存的八字台门用原生石块垒砌,台门泡钉“宅仁通德,带水屏山”联,中嵌水磨石装饰,两侧的青石柱础浮雕戏文人物、丝竹乐器、自行车、洋车等,颇具民国气息。西方建筑融入了中国风情,耐人寻味。沿着高墙走出百米,仍不到头,足见主人的富甲一方。

  据说,葭沚以黄、陶、周三大姓聚族而居,黄家跟陶家作为大姓,曾有“东黄、西陶”之称。“西陶”是富绅陶寿农的故居,有照壁、门楼、合院、附廊屋等30余间,建筑中西合璧,用料考究,气势宏大。

  走出老街,到达葭沚的卖鸡巷,为什么叫卖鸡巷呢,当地的村民说,以前村里集市时,大家都把自家的鸡拿到这里卖,所以叫“卖鸡巷”。卖鸡巷上如今也保留着不少古宅,门匾上的字迹虽然已看不清晰,但精致的雕花窗、栩栩如生的灰雕,散发着悠久的时代气息。

  五圣庙和送大暑船

  上世纪20年代,黄楚卿出资在原葭沚道头路廊边上建起了规模宏大的五圣庙。之后,每年逢农历“大暑”这一天,这里的渔民便都要举行“送大暑船”的习俗活动。

  今年的大暑刚过,那热闹劲儿似乎还残余在街头巷尾。骄阳如火,村民们的热情也如火。街道两旁站满了祈福的人群,除了当地人,还有从玉环、温岭等地冒着酷暑专门赶过来的。渔民们推着“大暑船”,从五圣庙出发,前往水产码头。一路上,鼓号队、腰鼓队在“大暑船”前后护送,五顶轿子抬着“五圣”,队伍中还有“济公”、“八仙”、“杨家将”、“唐僧师徒”的身影,热闹非凡。最终,村民集体诵经送船出海,以此祈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生活安康。

  葭沚的“送大暑船”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老街是石头的世界,街面上的青石板,墙面上堆砌的石块,老宅精美的门面,还有钢筋混凝土里的碎石。我们以人的眼光看石头,管石头叫石头,石头以自己的眼光打量人,是不是管人叫“石头”?新路上的石头是不是新生的孩子,被踩在脚下会不会喊疼?沧桑的墙体是不是石头中的智者,看尽世间百态而睿智沉稳?石头的世界有没有爱恨情仇,有没有尊卑贫富?守护着老人的石头是不是特别平和澹泊?和孩子一起玩耍的石头是不是更朝气蓬勃?

  这些,谁知道呢?(图片由网友阿德80、图图画画02拍摄)

原标题: 葭沚老街小巷的旧时光,一代人的回忆

标签: 老街 石板 回忆 大暑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陈瑶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新闻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